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的故事。
明末时期,秦淮岸边歌声遍彻,佳人倚靠红楼翘首以盼,歌舞风流,无数文人雅士醉生梦死,不知今夕是何年。有一位女子从小便堕入红尘烟花之地,身世坎坷却修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艳冠秦淮。她香消玉殒三百多年后的今天,现代国学大师陈寅格为她做传,称她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她就是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01
艳冠秦淮 烟花之地修得才艺双绝
柳如是的出生不详、家世不详、父母不详,幼年时期被辗转贩卖,后沦落烟花之地,从小生得乖巧伶俐,样貌可爱,被当时的名妓徐佛收养。
五年后,柳姑娘便被当时已经年逾花甲的大学士周某买去做了侍妾,十三四岁的柳如是活泼机灵,让当时已经是老头的周某重新焕发年轻的活力。她聪慧无比,作为大学士的周某给她看过的诗词都是过目不忘,周某如获至宝,时常将其爱怜的抱在膝上,教她读书识字,诗词歌赋。
可惜好景不长,如此受宠的柳如是收到了其他侍妾的嫉恨,没有宅斗技能包的柳如是差点被残害致死,周某死后,便被赶出了周府,再一次流落烟花之地。
重梳婵鬓,美扫峨眉,重入娼门的柳如是犹如破茧成蝶,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琴棋书画、举止仪容都使得当时的才子和高官倾心不已。一时之间艳名远播,无人不知柳如是。
“雪舞风吹万物萧
唯梅凌寒独自傲”。她着男装,独上南楼,与当时的东林党、复社、几社的人纵谈时事,吟诗作对。一曲新词一壶酒,如是风光不知愁。着儒服,谈风雅,她恣意畅快,活得潇洒快活,与这些士子平起平坐,觥筹交错之间嬉笑怒骂,皆是风流。
于此时,她也遇到了自己人生之中的“初恋”——陈子龙。自古才子配佳人,陈子龙志向高远、英俊威武,叫出生卑贱却心比天高的柳如是如何不倾心?他们情真意切,长居南楼,与平常夫妻一般吟诗作对,你吟诗来我唱和,好不快活。
可惜生活就是爬满了虱子的一席华袍,陈子龙已有原配,况且他未曾给过承诺,原配闹上南楼之时,柳如是悲愤、痛哭、绝望,不堪受辱的她不得不退出这场三人的宴席,独自离去。
几年之后,陈子龙在抗清起义中战败而死。年少初遇,多年不减深情,和所有的“初恋”一样,这段情终究是流失在那战乱的岁月。02 家国气节
乱世佳人从容赴死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或许生在勾栏,烟花女子对富有才名的人总是毫无抵抗力,柳如是嫁给了当时已经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钱谦益,时年柳如是二十二岁,当真是“一树梨花压海棠”。老夫少妻,钱谦益对柳如是百般宠爱,为其建了豪宅大屋“绛云楼”、“红豆馆”,委实度过了一段神仙般的日子。
乱世之下焉有完卵?崇祯帝自缢后,清军入关,时局混乱。明军在南京成立了小朝廷,虽然国破家亡,但大明正统仍在,柳如是劝钱谦益前往南京任礼部尚书,尽自己绵薄之力。不久后清军兵临城下,柳如是便劝钱谦益一起跳河以身殉国。
钱谦益行至水边,踌躇良久,终道:“水太凉,不能下水。”如此关头,他竟然退缩了。柳如是瞧着眼前的丈夫,号称文人雅士,平日里的风骨气节也只是挂在嘴边而已。她悲愤不已,自己转身愤然投河,却被钱谦益拉住,二人抱头痛哭,痛斥清军。钱谦益早已白发苍苍,即便是不投河,便也没几年好活头了,柳如是心软了。乱世之中,无数文人、将士却不及一介勾栏女子,如此可悲矣。
钱谦益苟且偷生,腆着老脸降了清军,便要去清廷做官。柳如是心中愤恨,留在南京不去,国破家亡,未以身殉国已是毕生耻辱,如何还能给清廷做走狗?
钱谦益担任清朝礼部侍郎不过半年便被柳如是劝回,辞官归家。这中间或许是威逼利诱,或许是苦苦哀求,柳如是的脊梁从来都挺得笔直,如同淤泥中的一朵红莲,傲视群芳。钱谦益归家之后,又被陷害入狱,为全情义,柳如是为其四处奔走,凑齐近二十万两白银才将其营救出来,而她当时还在重病之中。
事后,柳如是更是规劝钱谦益与当时仍然在抵抗清军的爱国将领郑成功、郑煌言等联系,更是散尽家财用以慰劳反清复明的将士们,若她不是女儿身,就是让她上阵杀敌,她都不会说个不字。
钱谦益去世后,“吃绝户”的乡里人便想霸占他们的房产,钱谦益软弱却从来待她不薄,多年恩爱夫妻,义字当头,柳如是为保护钱家家财,三尺白绫,悬梁自尽而死。身死的柳如是吓跑了那群强盗,而这位女子到死都在维持她的气节。
谁说风尘女子不懂气节二字?柳如是以宋代梁红玉为榜样,以一介女流之身,名垂青史。三百多年的后的今天,纵使翻开历史卷册,翻到柳如是这一页时,仍然散发着清幽之香,在字里行间,我们仍然能瞥见一位佳人绝世独立,傲骨犹存。
柳如是——从名妓到反清复明的巾帼英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明末清初的金陵古城秦淮河畔,这儿灯火不熄,彻夜笙歌,多少风流才子穿梭于烟花柳巷之中,在秦淮河上留下了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红尘情事,而当时的“秦淮八艳”名噪一时,柳如是便是其中之一。 柳如是貌美才高,精通琴棋书画,对诗词极有研究,所做的诗词让不少文学名家都甘拜下风,这也是她身边总围着一众文人骚客的原因,她的书画素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柳如是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我们经常说妓子无情,但是在我国历史上却出现过不少有情义的名妓,她们甚至比那些每天自诩高尚的文人还要来的铁骨铮铮。我国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就曾经在他晚年的时候,不惜花费巨大的心力,为这么一位女子作了传记,对其推崇备至。 让这位大师如此推崇的女子到底是何方神圣,她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这个女子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柳如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任你是才情多少,嫁给了一个不会审时度势,没有骨气的男子都会被气伤了身。唐有韦后虽是个争强好胜的,可敌不过自己丈夫窝囊,看不清形势,不等天家降旨,就吓得自己要解决了自己,要不是韦后劝住了,丈夫又哪里有坐上龙椅的机会。 这更早选错丈夫的案例就要说我们柳如是,这位身居“八艳”之首的才女了。一位美艳绝代,清丽坚毅的女子,她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柳如是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柳如是,晚明嘉兴人,本名杨爱,字影怜。自幼家境贫寒聪颖绝伦,入吴江盛泽镇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婢,受其熏染,“博览群籍,能诗文,间作白描花卉,秀雅绝伦”(《虞山画志》)。她一生着述甚多,流传下来的诗集有《戊寅草》、《柳如是诗》、《红豆村庄杂录》、《梅花集句》、《东山酬唱集》等,此外还有31篇文藻清丽的尺牍和不少风格独特的书法、绘画作品。 陈寅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柳如是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柳如是幼年不幸,沦落风尘 柳如是,原名杨爱,又称河东君,因为读到了辛弃疾《贺新郎》中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自号如是。是大名鼎鼎的"秦淮八艳"之首,只是她的人生,之所以屡屡为后人称道,却并非只是因为她艳绝天下的名妓之名,而是她本身浓厚的家国情怀。 柳如是,年幼时,因为家境贫寒,被卖到大户人家为婢女,之后又辗转被卖到了青楼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柳如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提起近代最负盛名的国学大师,想必大家首先会想到陈寅恪先生。陈寅恪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一生著作无数。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称赞他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其学问之深厚可想而知。不过,陈寅恪先生酝酿最久最倾尽心血的作品当属《柳如是别传》。 《柳如是别传》,顾名思义,是有关柳如是生平经历的传记。那么,柳如是又是何许人呢?请容我慢慢道来。 柳如
柳如是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有哪些诗歌代表作品?最后是怎么死的?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柳如是简介: 柳如是,女诗人,一说浙江嘉兴人,一说江苏苏州吴江区人。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
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女诗人柳如是,她是明朝著名的歌姬才女,是众多才子学士争相追求的大美女。虽然是一介女流,但她却生性倜傥,攻气十足。 柳如是原名叫什么目前说法众多,有的说姓杨有的说姓柳。因为她特别喜欢一句词而改名柳如是。这句词出自辛弃疾的《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柳如是小时候家里非常穷,穷到父母要将她卖给别人做婢女。 10岁的时候,柳如是被江
“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有多令人敬佩?她留下了哪些作品?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人物的确很多都是男性,但历史却不是只有男性,很多女性的历史人物同样非常出彩。今天要说的便是“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秦淮八艳之名,你可能曾经有所耳闻,她们是明末清初时期,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她们都在才学、容颜方面非常出众,虽然
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女诗人柳如是,她是明朝著名的歌姬才女,是众多才子学士争相追求的大美女。虽然是一介女流,但她却生性倜傥,攻气十足。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柳如是原名叫什么目前说法众多,有的说姓杨有的说姓柳。因为她特别喜欢一句词而改名柳如是。这句词出自辛弃疾的《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柳如是小时候家里非常穷,穷到父母要将她卖给别人做婢女。 10岁的时候,柳如是被江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柳如是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在人们的印象中,柳如是不过就是秦淮八艳之一,一个很有文采的妓女而已。可是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当时几乎双目失明的陈寅恪,却在贫病交加中拼尽全力,用十多年的时间,由他口述助手笔录,写下80多万字的《柳如是别传》。 柳如是,晚明嘉兴人,本名杨爱,字影怜。自幼家境贫寒聪颖绝伦,入吴江盛泽镇归家院名
你真的了解柳如是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历来的名妓故事中,一般都是以悲剧结尾的,因为她们的身份所以导致了这些女子最终的爱情结局都是悲哀的,但是名妓柳如是的故事并不是这样的,她的结局跟其他人是恰恰相反的,这个女子在自己的感情中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她并没有一腔热情全部扑到自己的感情中,反而特别的理智,可能也是这样的理智让她最后的结局是所有的名妓中结局最好的,她的经历比大多数的人都要好,
明末名妓柳如是为什么腰自缢身亡,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柳如是祖籍浙江嘉兴,原姓杨名爱,小字影怜,号蘼芜君,后改姓柳,名隐,又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我闻女士。 康熙三年(1664)五月二十四日,其夫83岁高龄的钱谦益溘然长逝;随后几天,柳如是即悬梁自尽。那么,这位明末名妓自缢身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后人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传统说法认为柳如是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明代才女柳如是都经历过什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中国古代,一直有一种说法“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男尊女卑时代的社会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一个阶段的禁锢思想,是人类社会上女性地位最卑微的年代。然而,即使在这种时候,也有一些女性凭借自己思想的不同,抛开了了世俗的想法,成为了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然而,有些女子虽然很有才华,但是却过着悲惨的一生,如柳如
柳如是为何会被称为奇女子,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这个女子就是柳如是,一个身世悲惨但是却坚韧骄傲的女子。她本来名叫杨影怜,小时候非常不幸,一直辗转在人贩子手里,即便后来长大了也记不得自己到底出身何处,但是这并不影响她后来成长成一个耀眼夺目的女子。 等她稍微长大一些,姿色初初显露出来,就让曾经在朝廷颇具威望的苏州名士周道登惊叹不已,虽然当时他已经年过花甲,但是还是将这个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柳如是作为“秦淮八艳”之首,当可谓才色双绝,而最令其名扬天下的,则是她那浓厚的家国情怀。正如王国维所说,“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在那个国破家亡的时期,那些一向自诩清高的士大夫,甚至还不如这个曾经流落风尘的弱女子。 幼年不幸落风尘,历经挫折嫁他人 柳如是出生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然
秦淮八艳,又称“金陵八艳”,指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宋朝词人辛弃疾曾经在《贺新郎》中写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或许无人知晓,有一位女子字号如是,正是出自这里,她就是满清易代之际,著名的歌妓才女柳如是。 柳如是美艳绝代,才气过人,被列为南京“秦淮八艳”(另有陈圆圆、马湘兰、顾横波、卞玉京、寇白门、李香君与董小宛)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