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龙虎斗京华 梁羽生 1740 字 2022-09-20

老尼姑说完蒙藏景色,轻轻地抚着柳梦蝶道:“小姑娘,你愿随我去见识见识么?”

柳梦蝶例开小嘴笑道:“去!怎么不去?我不怕冷的,在高鸡泊,冬天里我还和师兄拨开浮冰去划船呢!”

说到高鸡泊,说到“师兄”(左含英),柳梦蝶面色倏地转为阴沉,她想起在武邑被强徒截击,和自己本来是想随大师兄北上寻父的事了,她声调转为低哑:“只是,我现在还不能随你去看,我要去热河找父亲,我还要去寻我的两位师兄。”

老尼姑听了,又轻轻地抚着她的头发道:“小姑娘,告诉我,谁是你的爸爸,谁是你的师兄呢?你现在还不能行动,更别说再千里迢迢,赶去热河了。”说着,老尼姑就告诉她,当日是怎样救她出来的。老尼姑说:“小姑娘,你失血过多,受伤又重,最少还要静养一个月,才能完全复原呢,你告诉我碰到的是什么一回事,我再替你想法吧。”

于是柳梦蝶把事情详细说了一遍,老尼姑听了,沉吟半晌,对柳梦蝶说:“你的父亲,我也听人说过,只是我已三四十年不到关内,对关内情形,很为隔膜。既然是你的父亲和你的师兄都有危难,待我替你走一趟去打听吧。你留在这里静养好了,我叫慧修照顾你。慧修是一个蒙族的妇女,我收留她在寺中做些日常杂务,也跟我学了几手粗浅功夫,有什么事,她还料理得了。”

第二天老尼姑就动身到热河去了。那慧修是一个枯瘦老媪,看来比老尼姑还老,可是据她说,老尼姑最少要比她大三十年呢!

柳梦蝶向慧修打听老尼姑的来历。慧修笑道:“小姑娘,这是你的造化了,看来她很有意思收你做徒弟呢。像我跟随了她将近四十年,她总是嫌我资质和根基不够,许多超妙的武功,无法练习,到现在还只是一个记名弟子。我也自知不能继承她的衣钵,能跟她老人家学几手粗浅武功,也很心满意足了。”

“小姑娘,你道她是谁?她就是名闻塞外的心如神尼,是晦明神僧第三代的唯一女弟子。塞外牧民称他们为‘神僧’‘神尼’,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神迹’显示,而是因他们武功超卓,又精于医术,人们都很信仰,所以就把他们称为神僧神尼了。这也是我们蒙藏人对他们的尊敬,就好像对喇嘛神僧一样。”

慧修又将心如的武功约略对柳梦蝶说了一些,说这个老尼已将近百岁,还是健步如飞;说她的“牟尼珠镖”和铁拂尘的神奇招数,直听得柳梦蝶神动心摇,觉得老尼姑的本领,似乎比她的父母还要厉害,她太想跟老尼姑学技了,只是心中还念着父亲,好生委决不下。

柳梦蝶见慧修说得高兴,病后无聊,动了小孩子心性,就对慧修说:“你跟随心如神尼这么多年,武功也一定不弱,能‘漏’(表演之意)两手给我看吗。”

慧修伸伸舌头:“我怎么成,差得远呢!”柳梦蝶见她不答应,就鼓起小嘴儿,好像生气的样子:“哎,这一点也不答应,你还说疼我呢。”慧修也是在荒山里几十年,寂寞久了,所以一见老尼姑带个小姑娘回来,就怪高兴的,她一见面是曾说过怪疼她的。

当下慧修“扭”不过柳梦蝶,她自己也是在高兴上头,就带柳梦蝶到佛殿外的一个小小庭院之中。小庭院里有一棵约可合抱的大树,那是西北高原的桦树,坚实如铁,能耐雪霜,慧修指着那棵桦树道:“小姑娘,别的能耐我没有,只有几斤笨气力,我就拿这树试试给你看吧。”

说罢,她走至树下端相了一会,突然张开两手,将树合抱,只见她微一摇憾,枝叶就纷纷折坠,她急张开手微笑道:“好了,留一点纪念便罢,若真损坏了这棵树,神尼回来,我须受责怪呢!”

柳梦蝶凝眸一看,只见那棵大树上有一道好像被铁箍箍过的痕迹,凹下去直有两三寸深,在那道痕迹的合拢处,有两只手掌的掌印,同样也隐入两三寸深!

柳梦蝶大骇!这分明是“金钢手”“铁纱掌”的功夫!慧修有这样的功夫,还说只是从老尼姑处学得几手粗浅手脚,则老尼的本领简直是令人莫测高深了。

慧修又说起,她为什么知道心如神尼想收柳梦蝶做徒弟,她说有一天,她问起老尼姑有多少年纪,为什么好像总不觉得老似的,难道真有长生不死之术么?

心如笑道:“天下哪有长生不死的,贫尼也不过因为有些武功,身体常常锻炼,所以比较能耐老一点吧了。就是平常农村妇女,有百岁开外的也不是奇事,何况我还未满百岁。只是近几年也觉得大不如前了。人总是要死的,任何佛法也救不了。”

慧修说到这里,又道:“她老人家还给我说了一个故事呢,而且那故事是我们蒙藏人都熟悉的。她说蒙古当日的英主忽必烈征服吐蕃,尊大喇嘛八思巴为‘帝师国师’,号称‘大宝法王西方佛子’,专管佛教。后来蒙古的继任皇帝铁木耳的太子德寿死了,铁木耳的妻子不鲁罕皇后,爱子情深,就遣使去问‘帝师国师’道:‘我夫妇虔诚拜佛,只有一子,为什么不能保护?’‘帝顺国师’道:‘佛法好像灯笼,能抵御风雨,却不能救灯烛烧尽,德寿太子寿命已了,佛法哪能强救?’八思巴一说,铁木耳夫妇都认为有道理,从此喇嘛教就更盛了。八思已是佛教‘密宗’的大宗师,他却是这样说的。我怎么能幻想借‘神佛’之力,可以长生不死?”

慧修又说:“我还清楚记得她那时的神情,她那时语调凄怆,微叹一口气道:‘我也快像将烧尽的灯烛了,只是祖师传下的佛典和技业,还未觅得传人,我修持未够,还是耿耿于心,执着此念,不能解脱呢!”

慧修说:“你看她这样急于找传人,还肯放过你这样的好弟子?所以我说:小姑娘你的造化到了。”

柳梦蝶听了又喜又惊,喜的是如果真被神尼心如收为弟子,学到她这样的功夫,那该多好,惊的是如果老父的消息知道了,她是一定要去找父亲的,如果强被老尼姑留在此地,岂不是急煞人。

但老尼姑过不了几天就回来了,她带给柳梦蝶的却是一个惊人消息,她说她在承德探到,柳剑吟和辽东的一个什么老前辈,大闹索家,杀了许多皇宫卫士,令清廷大为震怒,已下严令搜捕,现在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她还劝柳梦蝶也要暂避风头,因为柳梦蝶是柳剑吟的唯一掌珠,这番一战柳家,二战武邑,江湖上也是沸沸扬扬,给传开了名呢!

就这样,柳梦蝶做了心如神尼的女弟子。在休养一月,复原之后,就开始跟心如学技。心如是“禅宗”的嫡传。禅宗是南北朝时代的梁武帝时,达摩禅师自印来华所创立的。据传当日达摩禅师一苇渡江,自海路到中国,与粱武帝论道不合,乃转至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十年,创“不立文字禅”,被称为中国禅宗第一祖,达摩禅师不止精于佛法,而且精于武功。据传著有《易筋》《洗髓》二经,都是教人怎样练气练力的。

心如神尼就将达摩禅师遗传下来的武功,悉心传授给柳梦蝶。她又因柳梦蝶的金钱镖很有根底,所以学“牟尼珠缥”特别容易,因此柳梦蝶虽不算是佛门弟子,她也传给了她一串牟尼珠。

除牟尼珠外,心如又以铁拂尘当作五行剑用,授给她一百零八手达摩剑法。心如的达摩剑法,刚柔相济,有许多原与太极剑互通,所以柳梦蝶学来,进境颇速。另外柳梦蝶以打金钱镖手法,改学“牟尼珠镖”;柳梦蝶的金钱镖,本就打得不坏,这也是她的父亲当年怕她女孩儿气力不够,特别训练她用这种小巧的暗器,以便出奇制胜的;现在经心如神尼再细心指点,改打比金钱镖还要小巧的牟尼珠镖,不消多时,便几乎学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柳梦蝶在心如门下,一晃三年,这三年来她白天习武,晚上读书,还跟随心如跑过蒙古的草原,看过西藏的盐湖,眼界心胸都开阔了不少。只是每到更深人静,父母的影子,左含英的影子,娄无畏的影子,时时会泛上心头,……

三年的时间,说来不算很长,但外面已是物换星移,又是一番世界,中国的历史也到了波漾起伏大动荡的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义和团暴动”“八国联军入北京”的前夕。

原来在朱红灯创立了义和团以后,声势越来越大,以至山东巡抚毓贤不得不承认它为“民间团体”。但当时外国的传教士,却认定拳民的活动是一种“叛逆”,由美国公使康哲出头,压迫清政府撤换毓贤;而清廷本来就是因为害怕民众的声势浩大,被迫承认义和团,并且想利用义和团的,它一在外国的压力下,自然是无所爱于义和团,于是清廷奉命唯谨地撤换了毓贤,而代以大屠户袁世凯。袁世凯是绝对媚外的“洋务派”,又拥有强大的私人军队,他一到山东,就展开了血腥的屠杀,使义扣团陷入了血海之中。而袁世凯也因为屠杀中国民众“有功”,以至后来被列强捧为清廷的“继承人”,这是后话。

袁世凯的血腥屠杀,激起了义和团普遍的反抗,义和团的始创者朱红灯,竟然在山东战死,但义和团并没有被压下去,相反的,因朱红灯的战死,义和团以及山东民众更加愤怒,当时就有“杀了袁世凯龟蛋,我们好吃饭”的民谣,于是一部分义和团继续在山东战斗,入河北(当时称直隶)境向天津方面发展。

当时直隶的总督裕禄,初时态度也很强硬,派兵和拳民开战,但却敌不过义和团的群众,涿州曾被拳民攻占,甚至连西太后的“龙车”也被一并烧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