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生死锁 倪匡 1692 字 2022-09-20

第三种,是带著前生的记忆转世的,一出生就有前生的记忆。”

他把“转世”这种现象,解说得十分详细,我虽然觉得他所说的和我们想知道的有些离题,但想来他这样说,一定有道理在,所以并没有打断他的话。

陈长青听各兴致勃勃:“最好的情形,自然是第三种了?”

金维摇头:“不,是第二种。由于幼儿身体的结构十分软弱,一个生下来就有前生记忆的幼儿,会有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要忍受异常的痛苦。而且,在很多地方,一个生下来就有前生记忆的幼儿,是会被认为一种妖异,十分惊世骇俗。”

陈长青忙不迭道:“是,是,最好的情形是第二种。”

金维道:“天池老人研究的目的,是想要把所有转世的情形,都控制在第二种的情形,他不断研究,据我所知,他在铁马寺中,至少度过了五十年。”

陈长青忽然掉了一句文:“唉,这才叫皓首穷经。”

金维显然没有听懂这句话,陈长青得意地解释:“就是说,为了要了解经义,令人研究得满头白发。”

金维叹了一声:“是的,为了研究转世,就必须和灵魂有一定程度的接触。”

练天眼通成绩不俗

金维又道:“人的身体,固然可以和灵魂有一定程度的接触,但总不如灵魂和灵魂的直接接触,更可以互相沟通。”

我感到他渐渐说到正题上来了。陈长青更是一付如饥似渴的样子。

金维道:“学问的研究,一环扣著一环,为了要达到这一个目的,天池老人又必须研究灵魂,他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当他首次向铁马寺中几个最有资格的喇嘛,提及佛家的‘天眼通’,根本就是人的灵魂离开身体,去到遥远的地方,把‘看’到一一切再传回脑部一种过程之际,连最有资格的老喇嘛,也吓了一跳。”

我吸了一口气:“天池老人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

金维道:“那几个喇嘛,穷尽十年之力,在修练‘天眼通’,有的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能行而不知其理,当时,双方之间的对话,我记得相当清楚,因为我适逢其会,恰好在场。”

金维是一个不喜欢表现自己的人,他说“适逢其会”,自然只是自谦之词,事实上,他做为天池老人的助手,已有相当的一段时日了。

当日,在铁马寺中发生的事,情形必须较详细地记述一下。

铁马寺的规模十分大。房舍依著山势,重重叠叠,有资历的老喇嘛,都有自成一角的院子,不受他人的打扰。也只有像天池老人这样有声望的智者,才能把四位老喇嘛一起请来,商讨一个问题。

天池老人在智者所住、研究的大院子的一角,在一块相当巨大的突出的悬崖之下,有著一幢他专用的建筑物。那幢建筑物相当奇特,当初不知道是由哪一位喇嘛还是智者建造的──由于屋子就在大石之下,所以它没有屋顶,屋顶就是大石的底部。

天池老人当初选择了这幢房子的原因,也由于这一点,一抬起头来,就可以看到并不平整的岩石。在一般人来说,石头自然是没有生命的,但是智者自有智者的想法,他认为每一块石头的生命,都可以上溯到几千万年、几万万年之前,比人类或一切生物短暂的生命,长久了不知道多少,所以,仰望巨大的岩石,也有助于对生命奥秘的思考。那天,当天湖老人和四个在铁马寺中有极高地位的喇嘛,再加上金维,一起聚集在那幢建筑物中的一间房间中,时间将近黄昏,阳光自窗中斜射进来,在房间之中,投射出一片朦胧的金黄色。夕阳的光芒虽然灿烂,但是却在迅速地褪色,光线正在逐渐变得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