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故意把话讲得非常明白,想揭开邹普胜的伤疤,激他一把,他生气也好,痛苦也好,能发泄情绪,就离走出来不远了。

“唉,刘兄,我明白你什么意思。”邹普胜道,“你不用说这种话,心意我领了。我发愁的不是此事。我还能怎样呢?事已成定局。”

“是什么?”

“是太子。”

太子?

刘基愣了一下,他第一反应是想到了朱标,随即才意识到邹普胜指的是陈善,是陈友谅那个被俘虏的儿子。

“你……和他有什么关系?”刘伯温把声音压低了,“你觉得他会复仇?还是说你想要先下手为强?”

“都不是。”邹普胜道,“他不是会报仇的性格,往好了说是仁德,往坏了说是有些优柔寡断的,仁德异常。”

“哦?陈友谅的儿子竟然是这种人?你和他亦师亦友?”刘基追问道,“听你这话,你是担心他的安危啊!”

“也许你不会信,但我和他倒也没见过几面。此人年纪在你我看来不过是孩子,某日夜里,他曾对我说,他也承认陈友谅是错的,并坦言自己登记后会施行仁政,重用贤能。”

“若是在盛世,他也许会受臣子百姓们爱戴,只可惜生不逢时。”刘基在这方面的问题上格外冷酷,“但没有才就是没有才,做人君者,至少在手段上不能输于他人。”

他又道:“如果能够治理好国家,即使是个暴君,亦值得效忠。”

“于治国富民之道上,我不如你。”邹普胜道,“我想我也许是有些下意识的,将对君王的期望寄托在了陈善身上。”

“不若寄托在这里吧。”刘基道,“我期待与你一同共事!”

邹普胜避而不答,只说:“他被秘密带走,不知会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