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有些湿迹,但被保护得很好,并不影响阅读。

这两张纸就是他如此狼狈的原因,在监视严密的武昌城里,想要避开陈友谅的监控拿到它们并不容易。

“是傅兄写来的……”他喃喃道,“傅兄被派去小孤山驻守了。”

看完这一页纸,他恍惚一阵,旋即又赶紧看向下一页,一目十行地读完后,大惊失色,甚至拿不住手中的信纸,任由它飘落在地。

信上写明了这位傅兄,也就是傅友德,打算和丁普郎一起投奔朱元璋去。

“倒也不失为明智之举。”邹普胜沉思片刻,叹了口气,盯着窗外的茫茫夜色发呆,眼中逐渐满是迷茫之色。

昔日起义的部将们,到现在几乎已只剩下他一个人。

八年前,徐寿辉来找他,说要做些兵器,好谋大业。

那时候自己也只是个打铁的小子,不管什么后果,欣然同意,一番打拼后,现在虽然成为了太师,可是这太师,却是大汉的太师,不是徐寿辉的,是那杀了徐寿辉的陈友谅的太师!

想到徐寿辉的被高高挂在城墙上的头颅,邹普胜就觉得一阵窒息般的痛苦。这其中既有对他的怀念,亦有感到毫无建树、出路的悔恨。

天完政权的掌权人变来变去,从徐寿辉到倪文俊再到陈友谅,不错,每个人大权在握时,他都是那个太师,可这又有何用呢!

红巾军内部派系林立,有一个算一个,都在争权夺利,收复汉人江山,何时才能做到,再说那陈友谅,公然弑主,不忠不义,如何叫将士们心服口服,年号竟然还是大义,可笑可笑……简直是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