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 143 章

林望舒轻笑:“我就是没志气,靠婆家过日子的人。”

其实她有奖学金,如果婆家不供养着,那她的奖学金和陆殿卿的收入加起来,也能生活,甚至能勉强养活两个孩子。

不过到底有孩子,并不想孩子吃什么苦头,何必过那么辛苦呢。

苏方红羡慕地看着林望舒:“望舒你在国外学习两年了,现在是不是进步特别大?”

林望舒:“也还好,国外毕竟和国内不同。你现在初来乍到,先把生活安顿下来,等你安顿好了,再想着好好长进学问。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回头问我,我能和你讲的,肯定都和你讲。”

她是很希望同学和她一起进步的,到时候大家回国后还能互相帮衬着。

苏方红忙点头:“对,我也这么想的,我刚来这里,两眼摸瞎,肯定什么事都得多向你请教了,我来华盛顿就是想着投奔你的!”

参观过房子后,几个同学坐在客厅里观赏着窗外的风景,喝着咖啡,随意说着话,探讨起来各自的研究方向。

陆殿卿见此,告了一声罪,让他们先讨论着,他先去楼上书房了。

苏方红压低了声音,笑着说:“望舒,你爱人现在越来越优秀了,等你博士毕业回去,他是不是得连升三级了?”

陆殿卿最近很是干了几桩精彩的事,因为这个上了新闻,前几天国内电视台还采访了他。

林望舒:“他未必就一定走这条路,可能有别的规划,不过随他吧。”

这两年,她越发感觉,陆殿卿的性格并不满足于现在的位置,他可能需要更多的空间和市场来发挥。

而几年的海外生涯,他的人脉和格局也都积攒到了那个程度,国内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他回去后,那就是海阔天空随意挥洒才华了。

苏方红感慨:“你爱人现在真挺厉害的,我也在电视上看到他了!他现在也是独当一面了吧!”

苏方红之前在学校交了男朋友,不过毕业后分手了。

他们这一届毕业生,有一个说法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能分配到北京的并不多,大多到了外地,她男朋友没申请到国外的好学校,放弃了这条路,现在分配到了天津。

虽然嘴上说没分手,但她来到美国,读完博士怎么也得几年了,两个人估计是没戏了。

这么说话间,几个人又说起各自的研究领域,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导师情况。

叶均秋做的也是光学方向,和林望舒一样。

林望舒有些诧异:“你之前可没提过。”

叶均秋淡淡地道:“我们学校有一位华人博士,和我年纪相仿,还和我同姓,他是物理和计算机双料博士,最近他在做一个项目,多少和这个沾边,所以我也就跟着做做,巧合而已。”

陈涛和苏方红听着好奇,问起来,叶均秋就简单说了下。

几个人就这么聊着,不知道怎么,聊起来现在的国家科技实力,林望舒便提起来:“最近美国提出来strategicdefenseinitiative,你们看过这个吗?”

大家一听,拧眉道:“这是什么?”

倒是叶均秋点头道:“前几天看到了,不过我们能得到的都是从新闻媒体上得到的,这方面信息很少,小林老师比较清楚?”

所谓的strategicdefenseinitiative,也就是战略防御计划,不过这个计划有另一个说法,叫starwarsprogram,俗称星球作战计划。

这是一个以宇宙空间为基地的全球识别监控识别系统,可以说集合了航天、定向能和微电子技术多项高技术的武器系统。

可以说,这个星球作战计划一经提出,便意味着一个新的太空军事时代到来了,未来的作战不再是陆地作战,而是海陆空立体作战。

而这一切,都是以高科技技术发展为基础的。

林望舒道也就给大家解释:“这是政府组织了一大批科学家,还有军事战略家研究出来的,里面涉及到了火箭、航天、激光、微电子,还有计算机,反正各种门类的高技术群都有,动用了海陆空三军的研究机构,以及一些国家实验室。”

几个人听得都皱眉:“所以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林望舒:“在国际形势方面,大家自然都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不过不管怎么说,在未来,只有把握住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我们在国际上才有话语权。”

其实不光是美国,苏联也马上要制定高科技发展纲领,日本也会出台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可是现在,在国内,却弥漫着一种风气,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还有人认为,发展要有一个轻重缓急,科技方面可以先搞一些见效快的短期项目。至于其它的,等别人搞出来,自己经济发展了直接买过来就行了。

不过这些太深远了,如果说起国际形势,说起未来发展,科技强国,这方面陆殿卿肯定比自己更懂。

所以她只是简单地道:“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实可以仔细研究下这个星球作战计划,他们的重点项目,就是我们将来要攻克的技术难点。”

旁边苏方红一听,有些激动:“望舒你说得对,咱们就是来学本事的,师夷之长以制夷,所以咱们来了后,肯定就挑最好最有用的方向学,回头你和我们多分析下这个星球作战计划,看看哪个和我们的研究方向最贴近,我们就照着这个来吧!”

林望舒笑了:“好,那回头我把我拿到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下,不过大家注意保密。”

陈涛听着,懂了:“这是陆先生拿到的资料吧?”

林望舒:“也不是什么很机密的,如果花一些心思,各大图书馆里也能搜集到,不过我们还是自己了解下就是了,尽量不要太扩大化。”

大家自然连连点头,一时也是赞叹不已:“我们出国后,还是应该多沟通交流,彼此还能互相照应下。”

几个同学聊了半响,时候不早了,陆殿卿拿着钥匙打算去接两个孩子了。

大家见此,也就准备散去了。

林望舒:“均秋你送送他们两个吧?先帮他们安置下,我明天过去看你们。”

叶均秋点头:“好。”

旁边苏方红笑了:“那就麻烦均秋了!这可是望舒说的,你可得听话!”

叶均秋神情顿了顿,之后道:“一日为师终身为母,就是这道理。”

他这一说,大家全都笑起来。

陆殿卿:“我去接孩子,顺路,前面路口不好出去,正好我带着你们。”

叶均秋点头。

林望舒也就送他们过去停车处,这么走着间,陆殿卿拿着钥匙要上车的时候,旁边叶均秋突然道:“小林师公,谢谢你。”

陆殿卿微抬眼,淡扫了一眼叶均秋:“既然你叫我一声小林师公,那不是应当应分的吗?”

林望舒坐在二楼阳台上看书,百叶窗半落下,从她的方向,可以看到壮美的晚霞。

夕阳斜斜挂在天边,壮美的晚霞犹如斑斓锦缎铺展开来,火红橙黄随意涂洒,如火如荼,艳美到让人窒息。

当陆殿卿的车子缓缓行驶进院子时,两个孩子已经冲着林望舒挥手,大声喊着:“妈妈,妈妈,我们回来了!”

他们都穿着一样的小西装,看着彬彬有礼又帅气,简直就是小号的陆殿卿。

一大两小下了车,走在仿佛镀了层金的草坪上,晚风徐徐而来,拂起她的长发,柔软的发丝便扑簌在眼前的书本上。

她便觉得,这个世间的幸福莫过于此了。

在这一瞬,她想起来叶均秋说的话,说很多留美人士奋斗的目标,其实就是像现在的她一样,拥有大房子,拥有稳定的生活。

她想,叶均秋说的是对的,她现在确实已经拥有了足够富裕安稳的生活。

如果她和陆殿卿想留在美国,其实很简单,有陆殿卿母亲那边的人,分分钟给他们安排妥当一切,他们可以得到陆殿卿母亲的一些资产,她应该能留在美国当老师,总之一切都是顺风顺水的,什么都不缺,想要什么,伸手就能得到什么。

这就是诱惑,太舒服了,躺在那里就拥有了一切。

林望舒闭上眼睛,感受着傍晚阳光洒在眼皮上的温融感,她想,如果是之前,她也许会犹豫,毕竟确实太动人了。

只是现在,在经历了这么多后,她的灵魂已经加重了分量,思维也有了温度,可以试着去克服人性中的惰性,不会去贪恋这浮光掠影的安逸了。

这么想着时,两个孩子冲了上来,欢快地扑过来:“妈妈!”

林望舒笑抱住儿子,陪着儿子说了一会儿话,又问起他们今天在幼儿园的种种,陆执葵很有些得意地笑着说:“妈妈,今天我当老师啦!”

林望舒疑惑:“当老师?”

陆执葵便讲起自己怎么在幼儿园里给其它小朋友当中文老师,教他们说中文。

林望舒一脸夸张地赞叹:“是吗?那你太厉害了!竟然当老师了,你可以教他们中文故事了!”

陆殿卿从旁,温和地笑着,也不说话,就看着这两孩子在那兴致勃勃地说。

说了半天,这时候也到了吃饭的时候了,田姐喊,就先过去餐厅吃饭了。

吃过饭后,林望舒去了一趟学校实验室,去处理数据,等她终于忙完了回到家时,已经晚上十点了,两个孩子自然早睡了。

书房里亮着灯,陆殿卿正看一份资料,看上去是一份国内工业机械发展的报告。

其实她就料到,他终究会走这一条路,这就像是看到一条射线,从遥远的地方奔向前方,无论经过多少路程,最后其实还是会回到它最初的起始点。

这几年在国外所看到的种种,让他所看的更远,也让他更加明白他们的国家最需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