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村边杏花白 方便面君 1352 字 2022-09-30

李氏反对:“这不行,大豆是公中出的,石磨也是家里边的,却以我的名义将香干卖出去,这怎么能成?”

她觉得自己是曲家的一员,不该公器私用、中饱私囊。

曲清江静静地看着她,良久,才苦口婆心道:“小娘该多为自己考虑考虑。”

此话一出,李氏想到了她们的孝期即将守满,而她也该离开曲家,在外生活。届时她虽然依旧住在曲家的房子里,却得一个人生活。曲清江或许正是考虑到了她一个人生活,还是得有一些私产,才这么决定的。

“小娘还可以到竹林里挖笋做笋干,有了这两样进项,小娘子想做什么都有底气了。”曲清江又道。

知道曲清江是真心为自己考虑的,李氏眼眶一红,道:“我后半生便是长伴青灯也不愿再觅良人的,所以我没必要攒嫁妆。”

曲清江笑了笑:“那小娘就更该攒钱了,若是觉得无聊了,也可以去慈幼院收养两个孩子,养孩子可不得花钱吗?还有生病了需要钱、日常开销也要用钱……”

被曲清江这么一劝,李氏的心终于有所动摇,不过她还有自己的坚持:“我不养孩子了,等你生了孩子,我才有精力帮你照看。”

曲清江一怔,看着李氏真诚的脸,她没能说出什么拒绝的话来,最终面带微笑地点点头。

关于香干、笋干的收益分配,李氏也跟曲清江商量好了,大豆、竹笋、石磨都是曲家这边出的,因此她跟曲家三七分账,她三,曲家七。

来找李氏买香干、笋干的不仅仅是尹掌柜,还有乡里别的人家。眼瞧着香干又给曲家带来一笔不菲的收益,可把曲铭等人嫉妒坏了。

曲氏的蒙学私塾正办得如火如荼,他们两家人却得为了曲湖、曲源的备考的费用而抓破头,这对比让他们的心里极为不平衡。

让他们更加绝望的是,三月时,礼部的贡举诏书下达各州府,这份诏书规定了除京兆、京畿、江宁各府外,各军、州的举人配额,约一百个应举的人里,取解一人。也就是说,若本州府有五千个应举的读书人,那么只取解五十人。

以前的配额没有这么低,从侧面来看兴许是应举的人变多了,朝廷不得不做出调整。

竞争的激烈让曲源、曲湖变得更加焦虑,这时,曲源收到了一个消息,称胡惟务的大哥胡惟实准备动身前往江宁府冒籍应举。

江宁府作为朝廷重点发展的望州之一,举人配额自然比普通的州多,配额比例达到了“十取四”,也就是说,十个人里能有四个人取解,只比京畿各府的“十取五”低一点而已。

虽然取解配额多,但因为考生只能在籍贯所在地应举,所以享受到了这个配额好处的只有江宁府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