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十万大军正在操练,刀刃发寒,杀声震天。

两道旨意并一封婚帖送到了正在阅兵的国君手上。

一道旨意批淮瑾德行有亏,明后在皇室宗祠烧休书与之断绝关系。

另一道旨意则是昭告天下的婚书,淮启会在大婚之日继位称帝,立明飞卿为后。

两道圣旨都盖了玉玺,仿的还是明飞卿的字迹。

片刻后,众将士的操练声不约而同地微弱下去。

校阅台上的国君撕碎了婚帖,周身溢出冲天的杀气,把十万见过血的士兵吓到不敢出声。

第64章 没有人能威胁你 北游动乱,是个兼并的大好时机,淮瑾耐着性子没有发兵,是为了等西溱打好配合。

他和飞卿约定,倘若时机成熟,就以一道宣战书作为暗号。

三年之期不日将至,等来的却不是宣战书,而是一张休书!?

淮子玉脑袋嗡鸣,纵然第一眼就看出圣旨上的字迹不是明飞卿亲笔,他心头还是猛烈地跳了一下,生怕飞卿三年之后真不要自己了。

他撕了婚帖,合上情报,知道西溱一定出事了。

皇城被封锁了消息,所以他的探子只能探得这两道旨意和公开的婚帖。

事态应当很严重,否则飞卿不会兵行险招——所谓休夫和大婚,都只是把事情闹到南国皆知的手段而已。

只要事情传进南国,就一定能传到淮瑾耳中,就算旨意没有到达,专门送进南宫的婚帖又是另外一层保险。

这是飞卿在向他求救。

淮子玉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飞到明飞卿身边,却身在南国边境,相隔千里之外。

他强行镇定下来,调取虎符,召来营中大将,下令道:

“西溱皇城内乱,正是最好的作战时机,传令下去,点兵二十万,今夜突袭西溱边境!”

军令来得突然,南军大将一愣,立刻命人吹起集结的号角。

溱军哨兵发觉南国军营异动,立刻汇报至主帅营帐。

宋百也收到了那两道旨意。

旁人或许觉得明飞卿休掉先帝的举动荒唐大胆,却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先帝在时,明后就看他不顺眼。

但宋百这群熟悉明飞卿之人,一下就能看出不对。

若明后真对淮瑾无情无义,何必替他苦守三年?又何必在三年前就秘密告知宋百,淮瑾身陷南国,有朝一日边境动兵,宋百及二十万将士必须无条件配合南国国君?

宋百沉吟:“皇城一定出事了。”

他转身回营帐,于暗格之中取出一枚玺印。

国玺只有一个,但玉玺可以有很多枚。

这枚玺印刻的是 “调令三军”,是从合阳殿书桌上直接取下的一枚玉玺。

它跳脱于国玺虎符之外,是明飞卿三年前就给淮子玉备下的 “钥匙”。

西溱各个城池将无条件为持玉玺之将领放行,必要时候,各城守城军将直接随持印大将进京勤王救驾。

南边边境二十万将士可以不听皇城调遣,只听命于帝后二人的圣谕。

这三年,该有的调度与安排都已做到尽善尽美,只等着君上带着南国军队踏过边境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