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观星(4K)

问剑 黑灯夏火 2247 字 2022-09-18

那会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业变革,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在工业的力量面前,不堪一击。

李昂回过神来,不留痕迹地用视线扫过李嗣的面庞。

经历过常襄郡王之子李申斌一案,他对于李虞皇室,以及那位被称为明君圣主的虞帝,心底已经不再抱有信任。

在异界记忆的大部分文艺作品中,皇帝总是被塑造成英明,或者至少是被奸臣蒙蔽的形象。似乎只要解决了奸臣,对皇帝痛陈利弊,问题就总是能得到解决。

很大程度上,这并非文艺作品创作者机械降神式的偷懒,而是在那个环境背景下,皇帝便是世俗权力的源泉。奸臣犯错尚可诛杀,若帝王走上歧途,则完全没有简洁明了的解决办法。

虞帝,既然能因为古老的八议规定,高抬一手,放过李申斌,

那么当他意识到发动机与工业革新可能造成的、对皇权而言的“恐怖”影响的时候,

又会不会出手阻拦?

如果他与朝廷决心约束、阻碍工业发展的时候,学宫又是否会像李昂预想的那样,站在朝廷的对立面?

李昂对此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科学技术并非万能,它需要社会制度的滋养哺育,需要世俗权力的保护与引导。

面对着虞国未来的统治者,李昂依旧保持着平静笑容。

山长之位么?

和李嗣与何司平的闲聊还算愉快,在确定虞国朝廷还有意识到发动机的价值之外,李昂还得到了一些小道消息——太子的小道消息,基本可以认定为是未经官方公布的事实。

南周皇帝的身体状况近期又有好转,过年的时候还卧病在床,不停喝药,现在已经能离开床榻,处理政务,甚至上朝会见群臣。面色看起来也与常人无异。

因此,原本接受了求药职责的南周使团,这次来长安也没有提聘请虞国医师、回南周替皇帝治病的事情。

而是执行正常的使团职责,比如问候虞帝身体健康、送上国礼之类。另外还送了几名最优秀的南周弟子到学宫,交换就读。

至于另一件事情,则更加重大。

昊天道门的掌教出山了。

如果说南周皇帝的病情,牵动着虞国南面边境的安危。那么昊天教的消息,则关联到天下万国动向。

昊天道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最早的昊天先知从太皞山上走下,来到尘间各国传播昊天的教义。

千百年来,昊天道门掌握着尘世间绝大多数信仰,一些王国中的王位更迭,需要昊天神官到场,才能亲自册封新王。

昊天道门也凭借着超然的地位与力量,平衡着万国之间的关系。消弭两国战争、惩罚邪道异端、剿灭魔道宗门等等。

而当昊天道门内部出现问题、无法对外干涉时,国与国之间的动荡往往就会失控。

比如前隋的灭亡原因之一,就是此前的数任昊天掌教,或离奇失踪或不明原因死亡,令昊天道门内部爆发剧烈冲突,无暇去平衡外界争端。

事件的影响持续了两百年之久,直至现在,昊天掌教也是闭关的时间多于出关,就算出关,也很少对外界宣布旨意。

那些昊天的虔诚信徒,可能因为掌教的重新出现而变得更加虔诚狂热,

但李昂嘛

只希望掌教大人能虔敬地信奉昊天,不要干涉世俗了。

————

荆国以西。

太皞山。

山脚下平原一望无际,绿草如茵,

山间万木争荣,古树参天。

一位面如冠玉、身穿黑色长袍的青年,踏过林间由虔诚信徒修筑的石路,走入一座恢弘大殿。

殿中肃穆而安静,只有木屐踩踏在青色玉石地板上的清脆声响。

青年所到之处,那些低声讨论着事务的神官们,下意识地放轻了声音,稍低头颅,以示尊敬。

踏踏踏。

青年温和微笑着走过长廊,穿过走道,在拐弯处停下,抬头仰望着狭窄走道上方的高耸穹顶。

昊天没有具体形象,因此殿堂的穹顶上,也不会像某些庙宇一样,画着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