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即唐中宗,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第三子,唐朝第四也是第六任皇帝,683年—684年、705年—710年两度在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弘道元年(683年)李显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神龙元年(705年)在通天宫复位。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710年7月病逝,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定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乙丑,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他的两位皇兄李弘与李贤一死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
开耀二年(682年)正月,李显的长子李重润出生,高宗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在李重润满月时,改年号为永淳,并且还破天荒地将这位襁褓中的孙子立为皇太孙。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死后,李显于同月甲子日继承皇帝位。
嗣圣元年(684年)改年号为嗣圣。由于李显庸弱无能,即皇帝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李显重用韦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李显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为侍中(宰相职),裴炎立马表示不可。李显大怒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对中宗的举动大为恼火。二月,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被贬出长安。事后,中宗的弟弟李旦做了傀儡皇帝,也就是睿宗。
被废庐陵
李显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十四年,只有妃子韦氏陪伴,两人相依为命,尝尽了人世的艰难。他被囚禁后不久,李旦上表逊位,母后武则天登上了皇帝宝座,成为一代女皇,李唐宗室子弟被杀戮者不可胜数。中宗闻听后也是心惊胆战。这期间,扬州发生了徐敬业等人的兵变。不久,宗室琅玡王李冲、越王李贞等人也相继起兵。他们都打出了反对武则天、匡复庐陵王的旗号。这一形势,不仅没有让被废的中宗皇帝看到多少希望之光。相反,更加剧了内心的忧惧。中宗多年来一直惶惶不安,常常晚上睡下不久,就被噩梦惊醒。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在房陵忐忑度日,一度惶恐异常想要自杀,韦氏劝慰他说:“祸福倚伏,这是没有常理的,人哪能没有死呢,何必立即就去。”此后,李显与韦氏多年同甘共苦,情义非常深厚。李显向韦氏许愿,如果有一天重见天日,绝不会辜负她。
武则天称帝后,由谁来继承帝位,一直困扰着她。她在立子还是立侄上犹豫不决。此时,狄仁杰进言:“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刀枪箭镞,平定天下;高宗将二子托付陛下,陛下今乃欲让位他族,有违天意。且姑侄与母子谁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之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祭祀姑姑太庙的。”武则天顿时感悟。当日,武则天对狄仁杰说:“朕梦见鹦鹉两翼折断,是何征兆?”狄仁杰借题发挥:“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用二子,即可振翅高飞。”至此,武则天主意就定下来了。
圣历元年(698年)三月,武则天假托李显有病需到洛阳治疗,派遣职方员外郎徐彦伯秘密召回李显及家人。李显结束了流放的生活回到洛阳。九月,武则天重新立李显为皇太子。李显被重立为太子之后,韬光养晦,注意搞好与母亲武姓家人的关系。出于这一动机,他决定和武氏联姻。就这样,他的女儿永泰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孙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幼女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另一位侄孙武崇训,成了梁王武三思的儿媳。中宗与武家结亲,无疑是想通过裙带关系稳固确立自己的地位。
长安元年(701年)九月,儿子李重润和永泰公主夫妇少年气盛,对祖母宠信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深表不满,被张易之添油加醋地报告给武则天,说他们诽谤朝廷,结果武则天逼令李重润、永泰公主和丈夫武延基自杀。不过,因为牵扯面不大,武则天并没有深究。
二度为帝
长安四年(704年),武则天病居迎仙宫,张易之、张昌宗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内。朝中大臣以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为首,也见机秘密谋划,准备除掉二张,拥立中宗。
神龙元年(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发动神龙政变,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在迎仙宫杀张易之、张昌宗。这一天,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强警备,配合行动。武则天无奈,先令太子监国,次日传位。隔了一天,李显复位称帝,大赦天下。
他先把弟弟相王李旦加为安国相王,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又给妹妹太平公主加了镇国太平公主的称号,以表彰二人的拥立之功。张柬之、崔玄暐等人也加官晋爵。二月,复国号为唐,一应典制,悉复唐永淳前旧,唐朝规复。
李显复位后,马上立韦氏为皇后,又不顾大臣的劝阻,破格追封韦后之父亲为王,并让韦后参预朝政,对张柬之等功臣却不加信用。将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封上官婉儿为昭容。教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掌握生杀大权。韦后同武三思关系暧昧,韦后又十分信用儿女亲家武三思,并以此结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着朝政。李显对此也无能为力。
人物逝世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下毒暴毙身亡,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5]同月中宗幼子温王重茂被立为帝(史称唐殇帝),改元“唐隆”,由韦后临朝称制,欲重演武后故事。同年六月,相王旦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其姑太平公主,交结禁军诸将葛福顺、陈玄礼等,以兵诛韦后、安乐公主并诸韦、武等。史称唐隆政变。乃废少帝,奉其父相王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自此唐朝帝位转往李旦一系,直至唐亡。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唐中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王朝,但偏偏有位皇帝当得很窝囊。这位皇帝便于是唐中宗李显。 李显是大唐的第四位皇帝,本来以他的武则天第三子,李治第七子的身份,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当上皇帝的。但是他就是有皇帝命,在等死了大哥李弘,等废了太子哥哥李贤之后,原名李哲的他被立为皇太子。 这是因为他有个牛逼母亲——武则天。母亲似乎不但给了他生命,还
还不知道:唐中宗李显到底有多悲催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起唐中宗李显,那真是一个悲催的皇帝,他也是被称之为“六位帝皇丸”男人! 何为“六位帝皇” 唐中宗李显,他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弟弟是唐睿宗李旦,儿子是唐少帝李重茂,侄子是唐玄宗李隆基,他妈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加上李显自己,刚好是六位皇帝! 按照道理说,皇帝原本就是九五之尊天下之主,全国应该属他权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中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705年,武周王朝宰相张柬之联合崔玄暐、桓彦范、 敬晖、 袁恕己等人发动了政变,将已然在位多年的武则天赶下了皇位,同时诛杀了她的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最终,太子李显复位登基,是为唐中宗。历经千辛万苦,李氏终于复辟了。而这个历史事件,也被称为“神龙革命”。 在张柬之等人看来,既然武则天倒台了,自然要诛戮其帮凶,特别是武则天的娘家族人。武则天
很多人都不了解傀儡皇帝唐中宗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李贤,唐中宗(656-710),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的第七子,武则天的第三子。他从683年到684年和705年到710年两次在位。 李贤出生后,在各方面都与两位兄长李弘,李贤相去甚远。他既没有治理国家的勇气,也没有治理国家的政治。然而,这却成了他日后称帝的原因。 当武则天,李贤的母亲当上皇后后,李先生废掉了不是自己所生的太子李忠
唐中宗李显的一生有多悲惨?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说起李显,很多人或许听说过,他是武则天的第三子。在李治死后,他登基为帝,不过没有多久被母亲武则天给废了。等到了武则天晚年,经过拥唐老臣的力劝,武则天把他接了回来,重新立为太子,而他通过政变再次上台。 不过他的日子并不好过,自己的老婆韦后野心显然比他还大,一心要做第二个武则天,结果李显最终还是被老婆给害死了。 对于李显来说,他真的不该是个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唐中宗为什么要为宰相窦怀贞做媒?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唐中宗时期,有一位宰相叫窦怀贞,他的祖父窦玄德是个很厚道的人,贞观年间,任都水使者,为官清正,死后追封光禄大夫。可是,窦怀贞却完全背离了祖父的为人处世准则。他整天钻研拍马溜须之术,善于攀附钻营,成为奸诈狡猾钻营之辈。他尤其羡慕宦官,对宦官很敬畏,每次审案看见没长胡须的,都会对他们战战兢兢,总是听从这些人的指使
唐中宗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历史上的唐中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六味地黄丸”:他的父亲、母亲、兄弟、儿子、侄子和自己都曾做过皇帝,而且自己还曾先后两次登上皇位。然而,唐中宗第一次登基时,就做了五十五天皇帝,便被自己的母亲赶下了皇位。李显的退位,完全是咎由自取,在武则天看来,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也真是活该被废! 唐中宗被废,基本可以归结为一下三点原因: 第一,唐中宗李显太过乐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中宗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去世,继任者都会为他加庙号。其中有一个庙号 “中宗”,一般象征中兴之主,而唐中宗却禁止别人说他“中兴”,他在忌讳什么呢? 一、中兴之主李显登场 周皇武则天神龙元年(705 年)正月,丞相张柬之与桓彦范、敬晖、崔玄暐、袁恕己5位大臣趁武则天病重之际,发动了政变,杀死了她的男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逼迫武则
大家好,说起唐中宗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武则天我们都很熟悉,她是我国封建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李显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儿子,也就是武则天死后继位的皇帝唐中宗。 唐中宗时期有一位男子,十分令人羡慕。这倒不是因为他娶到了公主的原因,而是他的出生高贵,地位显赫,此人叫窦怀贞,曾经做过唐朝的宰相。 此人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窦德玄是唐高宗时期有名的人物之一,官至“左相”,死后被朝廷追封为光禄
大家好,说起唐中宗李显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公元705年,大唐的历史上迎来了一次大事件,这一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在洛阳紫微宫发动政变,一代女皇武则天被迫让位于太子李显。 随着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被杀以及武则天宣布退位,大唐的皇帝又兜兜转转姓回了李。李显的复辟对于整个大唐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意味着李家江山又物归原主,还为后世的女性干政敲响了警钟。 自唐朝以后,虽然有不少的女性以“垂帘听政”的
唐中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唐朝的第四位皇帝唐中宗,话说当时的唐中宗是一位非常无能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唐中宗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第三个儿子,上位后的唐高宗并不想当皇帝,只是莫名其妙的便上位当了皇帝,当时唐高宗总是受到排斥,不仅是武则天的压迫,还有自己的儿子,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唐中宗李显之后的皇帝是谁呢?唐中宗个人生平介绍吧! 唐
都说皇帝是全天下地位最高的男人了,而在古代男人又是高女人一等的,所以女人也是一直在男人的掌控之下生活。但是在历史之中还有这么一个皇帝,他的一生反而是生活在两个女人的掌控之中,他就是窝囊的唐中宗。本已经做了皇帝的李显,在母亲的掌控下退位,母亲去世终于又重回曾经的地位,但是又受到了自己的韦皇后的操控,就连最后去世也是因为韦皇后一手操纵,真算的上是历史之中窝囊了一辈子的皇帝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唐中宗为何会容忍韦皇后与武三思的奸情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大唐后宫里的女人,比较轻浮放纵,这是公认的事实。 武则天创建武周王朝,让大唐妇女看到了自由的曙光。继武曌之后,无数跳梁小丑东施效颦,想要再创女帝之辉煌,只不过,她们都没有武则天那两把刷子,韦皇后就是个例子。 唐中宗复位之后,韦皇后的政治活动变得相当频繁,不断为丈夫出谋划策。对于妻子的指点,唐中宗无不应从,像
景龙四年六月,唐中宗李哲突然急病去世,据说身上呈显出中毒症状,时年五十五岁。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韦皇后与哥哥韦温商量,暂时隐瞒消息,抓紧布署,由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二人辅政,留守东都洛阳,派大将军赵承恩和太监薛崇简带领五百军士赶往筠州,监视谯王李重福。 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韦温总管内外兵马,护卫宫城。同时调集五万府兵守卫京城,分为左右两营,分别由驸马韦捷和
李显,即唐中宗,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三子,唐朝第四位皇帝,他的一生都很憋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李显的一生都毁在了女人的手里,作为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前面的两位兄长先后被武则天废除,于是这天子之位落在了他的手里。可惜这看似权力顶峰的宝座上,也弥漫着挥着不去的阴霾,来自武则天的大手,暗中控制着李显的一言一行。李显为了可以摆脱这样的境地,联合韦皇后和其父亲,打算脱离武则天的掌控。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曾两度在位为帝,但都没有执政过太长时间。在他的一生中毫无自由可言,被母亲武则天玩弄于股掌之间,曾一度想要自杀;同甘共苦的皇后想要做第二个武则天,在朝堂上拉帮结派还经常干预政事让中宗无可奈何;妹妹太平公主同样野心勃勃,在李显执政期间积极参与政治;中宗第二次在
李显,即唐中宗,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第三子,唐朝第四也是第六任皇帝,683年—684年、705年—710年两度在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弘道元年(683年)李显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神龙元年(705年)在通天宫复位。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
李显,即唐中宗,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第三子,唐朝第四也是第六任皇帝,683年—684年、705年—710年两度在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弘道元年(683年)李显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神龙元年(705年)在通天宫复位。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