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在秦国历史上,有一位君主非常倒霉,他就是秦始皇嬴政的祖父——秦孝文王。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四十二年),秦昭襄王将安国君嬴柱立为太子。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元年),当了15年左右太子的嬴柱即位,成为秦孝文王。结果,仅仅过了三天时间,秦孝文王就去世了,也即此人当了15年左右的太子,却做了三天的秦王。
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唐朝历史上,也有一位类似情况的皇帝,这位皇帝就是唐顺宗李诵。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2月11日),唐德宗李适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和唐殇帝)。就唐顺宗李诵来说,当了25年左右时间的太子,结果好不容易成为皇帝后,却只做了六个月的皇帝,就被迫禅位给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第二年,唐顺宗李诵就去世了。
一
首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仅皇帝是一个高危职业,对于太子来说,同样是危机四伏,比如唐朝的第一位太子李建成,就被兄弟李世民除掉了。在成为太子之后,李世民自然不愿意等待太长的时间,于是唐高祖李渊也顺水推舟,让李世民登基称帝。而就本文要说的唐顺宗李诵,却在太子之位上停留了25年左右,可以说是唐朝历时最久的太子了。即便放在整个古代历史上,也是比较少见的情况了。
李诵是唐德宗李适的长子,母亲为昭德皇后王氏。李诵在父亲唐德宗李适即位的当年,即大历十四年(779年)十二月诏立为皇太子,到了第二年即建中元年(780年)正月备礼册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唐德宗驾崩,遗诏传位于太子李诵。
二
在25年的太子生涯中,唐顺宗李诵可谓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因为其只要前进一步,就是万人之上了,而退后一步的话,很可能就有性命之忧了。李诵于正月二十六日正式即位,即唐顺宗,也即成为唐朝第十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和唐殇帝)。不过,就在唐顺宗即位的当年八月,在位仅186天的李诵就禅位于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并且,到了第二年,也即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十九日,唐顺宗就去世了。
从时间上来看,唐顺宗李诵只不过当了6个月左右的皇帝。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你为了吃一顿饭,排队等了一天,结果刚一上桌,你就把位置让给别人了。所以,唐顺宗李诵的情况,自然是难以让人理解的。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得来不易的皇位,唐顺宗李诵为何要选择禅让呢?
三
对此,根据《新唐书》、《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唐顺宗李诵并不是主动退位的,而是被迫禅让的。彼时,因为宦官俱文珍等人的胁迫,唐顺宗李诵只能将皇帝之位拱手让人。也即面对宦官掌握大权的局面,唐顺宗李诵并没有反抗的实力。进一步来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提到宦官篡权的情况,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明朝。
但是,实际上,明朝的太监非常依附于皇帝,也即很难威胁到皇帝的地位。比如崇祯皇帝即位后,就能清除掉看似权势滔天的魏忠贤。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唐朝中后期,宦官则可以威胁到皇帝的地位,甚至废立皇帝,这是其他朝代都很少出现的情况。就宦官俱文珍来说,曾任宣武监军。唐德宗贞元末期,他成了宦官首领,一些握有兵权的宦官都依附于他,这让其拥有逼迫唐顺宗退位的权力。
四
最后,宦官俱文珍之所以要逼迫唐顺宗退位,是因为后者的一系列的变革威胁到了前者的地位。唐顺宗即位,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进行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彭城人刘禹锡、河东人柳宗元也参与其中。这些人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采取了一系列的革新措施,史称“永贞革新”。不过,“永贞革新”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所以,唐顺宗即位的当年八月,在位仅186天的李诵就禅位于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并且,到了第二年,也即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十九日,唐顺宗就去世了。就唐顺宗的去世原因,很多历史学者也猜测和宦官俱文珍存在直接的关系。对此,你怎么看呢?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唐顺宗李诵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唐朝皇帝中,唐顺宗李诵是特征颇为鲜明的一位。 1.位居储君时间最长。 2.无论当皇帝还是太上皇的时间都非常短。 3.“永贞”的年号是在他退位以后才改的。 4.唐朝皇帝里只有他留下了完整的《顺宗实录》。 5.初次所加谥号字数最多: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据史料记载,唐顺宗李诵只做了186天的皇帝,但是,在他短短的帝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顺宗李诵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这位皇帝就是唐顺宗李诵,他的父亲是唐德宗李适,母亲昭德皇后王氏。李诵出生于761年1月8日,那个时候,安史之乱还在继续。他也亲眼见证着唐王朝由强盛走向衰弱,也看到千疮百孔的唐王朝。 李诵的太子生涯 公元779年五月,李诵的爷爷唐代宗离开了人世,李诵的父亲李适成了大唐的新皇帝,也就是唐德宗。这一年的十二月,李诵就被诏立为皇太子,到了
在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帝王之中,有一位皇帝得了失语症,因此无法说话。他虽然胸怀大志,一心想着重振王朝,不过却非常不幸。因为这位皇帝在龙椅上仅仅坐了半年的时间,就被他的儿子的赶下台,之后又神秘离世。了解这位皇帝的人似乎非常少,那么他到底是谁呢,又是一位什么样的帝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此人就是唐朝中期的唐顺宗李诵!761年正月,此时安史之乱仍未平定,双方仍在激战之中,后宫却传来了喜讯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唐顺宗李诵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强盛的王朝,在唐朝最强盛的时期,出现过四方来朝的现象,唐朝的皇帝也被称之为“天可汗”。如今世界各地也流传着唐朝的元素,比如“唐人街”、“唐服”等等。但是就是这么强盛的一个时代却发生了“安史之乱”,使得唐朝一下子从巅峰跌落至低谷,皇帝的地位也日益下降。在唐朝就有这么一位皇帝,他是唐朝做太子时间最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顺宗李诵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唐顺宗李诵是唐朝比较特别的一个皇帝,因为他很憋屈。因为他在太子的位置上待的时间太长了,一共待了多久呢?待了整整26年! 但是更憋屈的是,这位当了26年的太子,上位只干了几个月的皇帝,就被迫匆匆下台了。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顺宗被选立为皇太子时,已经19岁。此时的他已经初为人父,在上一年即大历十三年(778)二月,他的长子李淳降生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唐顺宗李诵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帝王之中,有一位皇帝得了失语症,因此无法说话。他虽然胸怀大志,一心想着重振王朝,不过却非常不幸。因为这位皇帝在龙椅上仅仅坐了半年的时间,就被他的儿子的赶下台,之后又神秘离世。了解这位皇帝的人似乎非常少,那么他到底是谁呢,又是一位什么样的帝王呢? 此人就是唐朝中期的唐顺
唐顺宗李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唐朝皇帝中,唐顺宗李诵是特征颇为鲜明的一位。 1.位居储君时间最长。 2.无论当皇帝还是太上皇的时间都非常短。 3.“永贞”的年号是在他退位以后才改的。 4.唐朝皇帝里只有他留下了完整的《顺宗实录》。 5.初次所加谥号字数最多: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 据史料记载,唐顺宗李诵只做了186天的皇帝,但是,在他短短的帝王生涯中,却推出了唐
唐顺宗李诵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唐朝皇帝,在唐朝史上,有一位皇帝非常的特别,他是在位太子最长的一位,当了26年的太子,最后上位不到一年就成了太上皇,这位皇帝就是当时的唐顺宗李诵。当时的李诵可以说在太子位置的时候,贡献还是很大的,有勇有谋,不过,当了26年太子最后当了一年皇帝便退位了,实在是让人不可以死。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唐顺宗李诵的个人
唐顺宗李诵是唐代近290年里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只有半年(由韦后扶立的少帝李重茂,在位一个月就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手废除,历来没有记入唐朝正式皇帝之列),连选定的新年号永贞实际都没轮到,顺宗在位期间仍属于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的上半年。下半年风疾发作(普遍视为病情复发),待在后宫。主持大局的宰相和宦官把太子李纯推到前面揭开了新的一页,次年实际属于宪宗李纯的元和元年了。 对于顺宗李诵的
对于唐朝时期的盛世,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自李渊建立唐朝以来,共历21位皇帝,享国289年。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堪称史上短命皇帝:当26年太子,在位186天被迫让位,5个月后含泪而终。他也是历代帝王里面,由皇上做太上皇速度极快的一位。 众所周知,唐朝的盛世是从李世民开始的,不过李世民这个皇位的位置得到的特别血腥。因为父亲李渊还是皇帝之时,次子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将自己的兄长和弟弟等人处死后,逼
从太子到皇帝,再到太上皇,此人只用了一年时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唐朝历史上,有一位特征颇为鲜明的皇帝,位居储君时间最长,做了26年的太子;即位后却只做186天的皇帝就传给儿子,自己做太上皇;然而,退位后也没想到清福,做五个月的太上皇就去世了,他就是唐顺宗李诵。 李诵是唐德宗李适的长子,起初册封为宣城郡王,后来进封宣王。公元779年,李适即位,19岁的李诵被立为皇太子。李诵对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