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即便是魏晋南北朝这样一个战乱频发的乱世,而且唐代诗人孟浩然曾作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百姓的餐桌上都有哪些食物?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发,但南方受到的影响却比较小,因此在这样的稳定环境下,南方的几个朝代规定百姓每户必须养有五只鸡,并且还会派专门的官员去农户家加以教导。当时还因此诞生了一种美食,时人成为“鸡黍饭”,其做法就是将鸡肉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与黍米一起煮熟。
此外,根据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的记载,当时已经有很多今天很常见的蔬菜了,比如韭菜、冬瓜、芋头、萝卜、芹菜等。(《齐民要术·卷三种葵》:却春葵,令根上枿生者,柔软至好,仍供常食,美于秋菜......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另外,南方的水产养殖户们还将鱼与水稻结合起来,在稻田里养鱼,因而得名“黄鳞赤尾出稻田”。
不仅如此,北方的一些有钱人还会将自己喜欢吃的蔬菜与主食混在一起,做成美食“蔬菜饭”。而且在当时流行的主食还有粟豆饭(大豆与粟米),菰饭(葫芦与黍),橡米粥(橡果与小米),这里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菰饭的做法:将葫芦的中间挖空,放入粟米,封上葫芦口,然后放入水中煮熟,其味道与南方的稻米差不多,不过却多了葫芦的清香。
而说到南北朝时期的士族时,他们对食物的要求不可谓不高,鹅肉要吃生长三个月到半年之间的鹅,猪肉要吃“乳下豚极肥处”,羊肉要吃“肥美多羔”,鱼肉要吃“冬鲫夏鲤”,蔬菜要吃在五月至六月之间采摘的莼菜,因为那时候的莼菜非常鲜嫩,没有虫子。即便是用来处理食材的菜刀也要用生铁来打造,只因这样的刀具更加锋利适用。
最后照例再给大家附上一首关于蔬菜的诗词,宋·梅尧臣《食荠》:芯羞食荠贫,食荠我所甘。适见采荠人,自出国门南。土蠹瘦铁刀,霜乱青竹篮。携持入冻池,挑以根叶参。手龟不自饱,食此尚可惭。肥羔朱尾鱼,腥膻徒尔贪。
目前我们能吃到种类繁多的瓜果蔬菜,还有各种口味不同的调味品,是因为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已经非常频繁了。但古代人并没有这样的福利,中国直到明朝开发了航海技术,才引入了各种欧洲和美洲的食品以及调料。在更早的时期,普通百姓家里能吃到的菜和调料是非常有限的,不过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被开发出来了很多新式菜品,食物的制作方式得到了重要的突破,这种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