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小家伙此时正在蔚州城郊的马场里养着,那里有经验丰富的牧马人和驯马师,比在家里放养要好很多。苏云起专门牵回来给江逸看了一眼之后又送了回去。

城郊马场原本就是苏家的产业,挨着余家的农庄。后来苏家出了事,余家就买了过去。

大山他们把这批马贩回来之后,苏云起就出了些钱,余文俊算是半卖半送地把马场还给了苏家。

最高兴的要属大山。他是在马场长大的,外祖父去世之后他才回了本家,他对马场的感情自然比别人更深几分。

苏云起索性把马场挂在了大山名下,却也没特意把这件事说出来,只在办文书之前跟江逸商量了一下,江逸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如今那纸文书被江逸收到了小匣子里,打算等大山成了家之后再给他。

江逸想着,不仅仅是大山,包括云舒、小宝、大海兄弟,还有夏荷、梅子,他们为家里做得贡献都不小,他跟苏云起会努力为每个人都准备出一份家业。

这样一想,生活就又多了许多奔头。

第106章 作死了

北平城的街道很宽,天没亮就有专人扫尘、洒水。城门一开,呈现在外人眼前的就是一个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的北平城。

这时候的北平还不叫“北京”,高大宏伟的故宫尚未建造,但已经处处体现出一代铁血帝王的肃杀之气。

进出城门盘查得很严,但负责的兵士却丝毫没有欺压弱小的迹象,对待显贵之人也并无特殊优待,所有人都耐心地排队等候。这样一来不仅不会耽误事情,反而效率很高。

江逸趴在苏云起耳边说:“难怪朱棣最后能成事,你看这北平给人家治理。”

苏云起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的确如此。”

苏云起身上带着世子府的腰牌,进城还算顺利。

让人意外的是,城门口竟然有人等着接他们。那人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长得壮壮实实,虽穿着一身短褐,料子却不错。

“小的是世子爷府上的,专门在这里候着迎接贵客,小的姓‘方’,单名一个‘年’字,二位唤我‘方子’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