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原来,小杏的娘也姓江,叫江春草。论起来算是江逸的堂姑,是江春材堂伯家的女儿。

早先几年她爹在县里做账房,就把小杏她娘嫁给了东家的少爷,那可是堂堂正正的正房少奶奶。当时村里没人不羡慕。

江春草原本就长得清秀,又跟县里的绣娘学了一手好活,嫁得好也是应该的。

没成想,好日子没过几年,先是爹娘染病死了,后来丈夫又死了。于是便有些不好的传言出来。

她也因为只生了小杏一个女儿,在公婆死后被两个妯娌合伙赶了出来。

好在家里的哥哥弟弟仁义,求到江家族长那里,便由族里作主讨回了公道。得了些银钱,回到枣儿沟买了个荒弃的草房,又置了半亩地。

江春草为人正直又好强,农忙时有家里兄弟帮助,平时也能做些针线补贴家用,就这样独自一人把小杏健健康康地养到了十来岁。

为了避免村里人说闲话,她除了去两个兄弟家之外,平常并不在村里走动。

这次江逸家的事闹得大,她正好听自家嫂子说了。

这些年的人情冷暖她也看透了,江逸他们说白了也不过是几个孩子,就算看在小杏与他们交好的份上,她也得帮一把。

江逸听着英花的话,把玩着手里精致的小匣子,又有了新的主意。

第25章 被欺负

江逸看着手里用碎布和多余的袼褙拼成的小匣子,不由得喜上心头——如果再大些,再硬挺些,不就是个绝佳的鞋盒吗?

前世买鞋都带盒,不仅看起来高大上,也确实方便存放。古代有没有鞋盒他不知道,就算以前没有,现在也即将有了。

这精致的虎头鞋如果配上鞋盒,哪怕只涨二百文,也不过是用了些碎布头、多出了些手工。

村里人最不怕的就是劳动、最不吝啬的就是手工。

江逸想到就做,他把匣子拿给夏荷说了说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