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既然知道王小五是好意提醒,二人心情也放松下来。云舒笑问:“小哥有什么好办法?”

王小五就等他这一问,连忙道:“我家住上花沟,再往北就有一个枣儿沟,枣儿沟村西边就是官道。以前有人想雇车,都是提前在车行说好了,到时在官道等。有些熟客就直接去家里接。”

就是因为他爹人好不计较,才揽了那么多熟客,他家先前也算殷实,只是他爹病了这三年,再大的家业也花光了。

苏、江二人不约而同地想:我们就是枣儿沟的。

不过他俩到底留了个心眼儿,俩人互相递了个眼色,将这个话题揭过没说。

云舒看他殷切,还是许诺道:“如若我们再坐车,也去上花沟找你。你叫王小五是吧?我们记下了。”

“好嘞,那就谢您照顾生意!”王小五笑逐颜开,赶车更加卖力。

一路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八十多里的路将近六个小时就到了。这对骡车来说已经够快了,王小五技术确实好,一路上速度均匀平稳,江逸甚至还眯了会儿,醒来精神很多。

由于出发得早,到县城刚过晌午。

他们在路上时已经吃了夏荷准备的干粮,两个人一合计决定先办事再吃饭。好在王小五也没意见,他现在是一心想给两人留下个好印象。

云舒找了个代写书信的摊子,打听办理土地买卖的府衙。

大家都是读书人,相互之间也友好,那人不仅仔细地给他说了地址,还说了说那个主管土地买办的孙主薄。

云舒客客气气地谢了一番,三人又马不停蹄地往县衙赶去。

云舒过去和差隶们交涉,江逸暗暗打量着眼前的建筑。

在各种电影电视中出境率很高的县衙并没有电视中演得那么气派,反而有些破旧。差役也并不威武,比普通人还普通。江逸很是失望。

江逸不知道的是,这广昌虽然是县,却还比不上银坊镇富庶。广昌境内多山,耕地少,也并没有任何特色产业,因此百姓们生活得很是艰难。

与之相比银坊镇算是个异类。银坊镇在广昌县的最南端,是朝廷设立的铸钱所之一,常年有重兵驻守,许多事物也并不归县里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