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夏荷为难道:“看着倒不难,可是我能做到,别人肯定也能做到吧?”

说到这个,江逸还真不怕别人学了去。古代鞋子多为木底,有钱人家用毛毡、皮革或丝绸做面,穷人家干脆就是用草蔓编织。

这虎头鞋却不同,需要用一层层的袼褙纳成“千层底”。光是这打袼褙的手艺,即使把鞋拆了都不一定能琢磨出来。

要不是从小给外婆帮忙,江逸也学不会这手艺。

其实虎头鞋在民间早就出现,只是样子略微粗糙,面料也并不好。

经过江逸与夏荷的几番改良之后,做出的成品终于愈加精巧细致,充得起大户人家的门面。

“能行吗?”尽管一家人赞不绝口,夏荷对自己的手艺并不自信。

“明天去试试。”实际上江逸心里也有几分纠结,倒不是东西不好,反而是因为太好了,耗时又费料,所在价格上就不好定。

从打袼褙、剪面、纳鞋底,到绣花、搓虎须、做虎面就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夏荷梅子两个晚上加班加点才将将赶出了十双。

江逸粗略地算了算,一件小宝的旧褂子大概能剪三双鞋面,那些姨娘们的花花绿绿的衣服大上一些,可以多出一倍;打袼褙可以用粗布,但需要用白面糊粘合,普通人家真经不起这么折腾。

更何况,那些衣服不仅料子好,款式也是京城时兴的,即使是拿去当铺也得值不少银子。

这么细细地一琢磨,江逸最终决定把鞋子的价钱暂时定为二两银子一双,折合人民币近两千,真是天价了。

“逸哥儿,明天还是你和大山去吗?”夏荷估摸着要提前准备些凉茶点心,好在路上吃。

江逸原本是这么打算的,可是看到两小只期待的目光,话音一转,道:“都去也可以。”

话音一落就响起了小宝和梅子的欢呼声。

第二天,夏荷和云舒留下看家,其他人全跟江逸一起去镇上。

两个孩子第一次走山路,兴奋得不行,尤其是小宝,看到什么都觉得神奇,还时不时蹦蹦跳跳地跑到江逸他们前面,等他们走近了又大笑着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