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好,三公子请坐。”穆五让出位置。穆鸿锦也没有客气,直接坐在刚刚穆五的座位上,还拍拍旁边的座位对着韩实道:“过来坐。”

穆五原本就要坐在那个紧挨着穆鸿锦的座位上,见此,只得转向另一边,沈凌则坐在了韩实的旁边,看向台上。

“开始吧!”穆五见穆三公子已经坐好,乖乖的等着说书人开讲呢,就对着台上道。

“是。”站在台子上说书的年轻人看着二十岁出头,清秀爽利的长相,却有些瘦,细碎的胡茬也没有清理干净,但是目光清亮,看着就有情绪在,沈凌对这个年轻人的长相还是蛮看得上眼的。

说书嘛!太漂亮了抢戏不好,太丑了视觉污染也不好,长的有特点又不丑,还表情丰富眼睛明亮的最好。

“几位爷,今天咱们就来说一段晋国军师楚辞的故事,当然,这故事里的人是真的,但故事真真假假的已经没人知道了,不知道经过了多少篡改、演变流传成现在这个模样的,咱们听故事就只当是故事,别拿着史书来对比,我说的好呢?您就图一乐,也别信,说的不好呢,您也别在意,权当我这张嘴笨,不会说话,各位爷请了。”说书的年轻人拱手一礼,做出开场的样子来。

“好!”穆鸿锦激动的鼓起掌来,他平时出门都是跟着穆宏远,自己一个人的话穆家是不让他出门的,但是穆宏远出门也不会带他去茶楼听人说书,在穆家也只有有人过生辰的时候会有戏台子来唱戏,穆鸿锦还真的是第一次听人说书,觉得这个说书人一开口就很有意思,忍不住鼓起掌来。

穆五见穆鸿锦鼓掌,也跟着鼓起掌来,“说得好,赏!”

第四十二章

沈凌转头看了穆五一眼,这也太过了吧!说书的人都还没开始呢,就说得好,赏。难道穆五最怕的是其实是穆三公子?不像啊!

说书人顿了一下,估计是没见过还没开始就赏的,但是也仅仅是顿了一秒不到,便对着穆五拱拱手,继续道:“话说晋国二十年前,曾发生严重的战乱,搞得是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包括咱们这里啊!不知道多少人家流离失所,逃荒逃难,携儿带女,远赴他乡。就在这个时候,锦州出了一位书生楚辞,这人身上没有一点功名,却出口成章才思敏捷,众人就奇了啊!说,‘你才华如此好,为什么没有去考试呢?’你们猜楚辞说什么,楚辞回答道,‘天下书生考科举都是为了当官,但也只能当文官,我一心救国,而国家又陷在战乱之中,我怎么能去京中当什么文官呢?我要做的是去投军报国。’

旁人见他如此说,觉得这个人一心报国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只是个弱书生,有些不自量力了,但是其心可嘉,还是很值得夸赞的。正当此时,朝廷的大军路过锦州,晋国大将军卫义听说锦州有这么一个书生,觉得很是有趣,正好他军中最缺的就是能书写的书吏了,就让人把他从街上叫了过来,楚辞之前是在街上靠写书信替人算账为生的啊!卫义将军见到他,开口就道:‘听说你想投军?我看你身体弱的跟双儿似的,到了战场上只怕还不够敌人砍一刀的。’

楚辞自然是毫不怯场,反问道:‘咱们晋国难道已经衰败到要让文弱书生上去拿刀打仗了吗?若是如此,家国不再,我即使是死在战场上又何妨?’

卫义将军就问了啊!‘你既然不想上战场,那你想投军是为了干嘛?还是你根本不想投军只是说说而已?’

楚辞就道;‘投军是要投的,但是我要当的是谋士,不是书吏,更不是士兵。’

卫将军简直被他气笑了,他从未见过这么张口就敢说自己要当谋士的狂妄书生,但是卫将军却忘了,他从未让人告诉楚辞,他叫他过来是为了让他当书吏,当书吏的事情是楚辞自己猜出来的,卫将军只觉得这人实在是狂妄自大,放在军营里只怕也会是个祸害,干脆就让他回去,不再理会楚辞,楚辞也不强求,只是道:‘敌军袭击镇南,滨州,怀州等地,恐目标并非京城而是锦州,滨州之地紧挨锦州且多山林,若战败,可作为暂退之地,还请将军知晓。’卫将军哪里理会他,摆摆手让楚辞离开。

楚辞又道:‘还请将军多留些人马,保卫锦州。’卫将军还是不理会他,说实话,卫将军一开始就没把楚辞放在心上,只是刚好有空所以见见这个自称要投军的书生而已,能拉进来当书吏就当,不能当就算,楚辞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一开始也并没有表示的多么欣喜,急匆匆的就要来投军,更何况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