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大唐养猫手札 白孤生 1094 字 2022-09-17

东宫属臣里,尤以孔颖达、张玄素与于志宁三人为要,他们辅佐太子,同时又劝谏着太子,时常为谏言而与太子冲突。虞 并非认为这三位大儒的本心为错,然行为过于偏激,就容易走了极端……这里面犹以张玄素为要。

让他们驻在东宫是圣人的意思,能让他们调离……这其中太子殿下做了什么?

虞 敛眉再往下看,发现虞陟在最后还有两段。

“太子命孔颖达等撰《孝经义疏》,圣人命其再改《五经正义》……”

“……坊间逐渐清明,往来皆是大败壁州明州之山獠,权贵婚嫁之事。”

虞 沉下心来,把虞陟的书信看了两遍后,慢吞吞地收起来。取了笔墨过来,就着方才的思路添了几句,对比虞陟的长篇大论,他写得内容极少,寥寥数语就写完了他的事情,只在最后添了一句问候家里人的话,就重新被他归到信封里去了。

他收回手来,凝神想着信中的内容。

虞陟所隐讳涉及的内容,是孔颖达被崇贤馆学士、国子博士马嘉运等人批评《五经正义》的疏漏,而如今《五经正义》已经成为明经科考试的经书典籍,但凡有所纰漏且又为实情,便需要抓紧修改。而马嘉运这批评的时机可当真是妥当……他抬手揉了揉眉心。

怨不得当日太子有那话……兵不刃血倒也可行。

虞 以手背抵着下颚,出神地想道,倘若如此,那坊间的传闻怕也是……让一件事不再备受关注,就引其他的事来覆盖,人的心思是不能同时被太多的新鲜事所占据,自朝堂大败山獠后,太子提议庆祝此事,让长安百姓同喜。那时正逢冬至,又有公主出嫁,在百姓欢呼雀跃中,在国家大事面前,言语如潮水般褪去,那些闲言碎语的玩乐话轻易被丢在脑后。

把最会挑刺的两位压下,再行围魏救赵之举,轻描淡写覆盖住了不虚的传闻。在失却了土壤后,太子应当是主动引来如魏征、李百药、马周等这样的谏臣入东宫,以示这不是太子对圣人的不满……而是对孔颖达与张玄素。

免去了与圣人离心的可能。

他垂下眸来,思索完这一番连环计,也有所感悟。一扣接着一扣,太子站在大义,纵然是被动摇攻讦,只消他的根基犹在,就全然不可能左右他的位置。

虞 抿唇,露出淡淡的笑意来,靠着椅背捋顺后,这才慢悠悠把思绪给转回来,自言自语地说道:“叔祖,太子殿下可不是那等鸟尽弓藏之辈。”

窗外银装素裹,好一番大雪的景色。

在这冬雪纷纷的时节,临近除夕夜,农庄上重盖的房屋总算是修好了。冬日修屋本来就是件麻烦事,然冬日闲汉也是最多的,挑准好的天色,避开底下有冻土的土壤,再让那熟练的工匠来划定区域,后有丰厚的工钱驱使,竟也是在这些时日赶工完成了。

正如虞 的建议,灶房和炕房是相邻的屋子,而灶炉和隔壁的炕是有相通之处,隔壁灶房生火做饭时,那些热度就会顺着管道蔓延至隔壁炕内。按照炕内设置的三条烟道,足以让热度充足地扩散开来,而在炕的尽头三条烟道再并做一起,顺着另有排气散烟的烟囱排尽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