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番外三 青梅有竹马(九)

袖藏天光 求之不得 3522 字 4个月前

番外三青梅有竹马(九)

燕韩十五中秋一过,发生了两件对沈辞和陈翎来说很重要的大事。

第一件,沈辞的祖父过世。

八月末,沈辞收到家中消息,说祖父病重弥留,让他速回。沈辞当夜便疾驰离京,回安城见祖父最后一面。

消息来得突然,大半夜,陈翎睡得迷迷糊糊。

沈辞想同他道别,又怕吵醒他,在寝殿外问了一声,而后同温识和启善交待了声照顾好陈翎。

陈翎听到沈辞声音,简单披了外袍出来。

八月末,殿外有些凉,她拢着外袍,睡眼惺忪看向沈辞。

沈辞原本还在叮嘱温识和启善,当看到陈翎时,整个人的语气沉下来,似是再藏不住,“阿翎,祖父病重,我要回安城一趟,要年后回来了。”京中到安城的沿路往返,再加上在家中处理祖父后事,沈辞再回京中的确应当是正月之后的事。

温识和启善都是在府邸伺候了几年的老人,也都知晓沈辞一直都唤殿下阿翎。

殿下同沈辞亲厚,殿下同沈辞有话要说,两人退开。

陈翎熟悉沈辞,知晓祖父在沈辞心中的位置。

沈辞方才说起祖父的时候,语气和脸色都变了。

陈翎也瞬间清醒。

夜深了,陈翎不便再送沈辞去城门口,让温识取了她的腰牌来递给沈辞。有她的腰牌,无论是眼下这个时辰出京,还是离京一路往安城去都畅通无阻。

陈翎嘱咐了声,“再着急,路上都慢些,注意安全,别着急回京。”

沈辞应好。

陈翎有些冷,又拢紧了外袍,“我不送你了,等明日晚些,我同父皇说一声。”

沈辞忽得俯身,拥住他。

陈翎愣住,不由躬了躬身子,怕他察觉端倪,但沈辞心思不在此处,“阿翎,自己小心些,我不在的时候。”

沈辞脑袋里一直缺一根筋,陈翎宽心,也宽慰道,“放心吧,我又不是小时候了,没事的,陈宪和陈远不敢惹我。”

沈辞才松开他,“我走了。”

“好。”

看着沈辞背影,陈翎心中微沉。

这一关,在沈辞心中恐怕很难过……

这是八月末的事,九月初的时候,京中又有消息传来。

这次震惊燕韩上下。

——太子南巡时遭遇意外,薨逝了。

八月末发生的事,九月初便火速传回京中。

陈翎听说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住,许久都没反应过来。

哥哥?

怎么会?

陈翎脑海中还都是元宵前,哥哥回京时特意给她送的栗子糕,告诉她,他要南巡,她还让他替她搜罗书册,给他列了书册清单。

继而是年关时,哥哥背着她,说阿宪和阿远虽然自幼在京中,却一直同他疏远,说不了体己话,处处提防,反倒是她在京中,他很高兴,因为他就不是一个人,也不用再羡慕旁人的手足情……

陈翎眼眶倏然红了。

哥哥……

——小阿翎,年关好,哥哥希望你快乐成长,永远开心。

——哥哥,你也是,你是世上最好的太子,以后,也要做盛世明君!

陈翎泣不成声。

太子的死,举国同丧,陈翎觉得父皇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陈翎一直留在宫中,陪着父皇。

陈翎知晓父皇舍不得哥哥,也接受不了哥哥不在的现实……

而在前朝,早已吵得不可开交。太子是储君,乃国之根本,太子薨逝,燕韩国中不可没有太子,究竟是立二皇子陈宪还是三皇子陈远,朝中上下争执不休。

即便知晓父皇还在丧子之痛里,也即便知晓早一日晚一日,其实并不影响。

陈宪和陈远也来宫中见过天家,起初时还能沉住气,但后来,都会说太子在世时德行和人品如何如何好,天家一言不发。

等陈宪和陈远离开,天家看向陈翎,“阿翎,你眼中的东宫又是什么模样?”

陈翎轻声道,“他是好哥哥。”

天家双目微红,“朕也觉得,他是个好哥哥……”

天家低头,没有再说旁的……

陈翎一连在宫中住了十日。

起初时,旁人都陈翎年纪最小,最能体恤天家心境,而且陈翎早前又与东宫走得最近,所以留在宫中陪着天家也无可厚非。

但一连数十日,陈翎都留在宫中,而且一直伴于君侧,这让陈宪和陈远都有些急了。

前朝吵着立储之事,天家仿佛不闻。

他们去宫中见父皇,前后都简单两句便被父皇劝回府中,可陈翎一直留在宫中。

陈宪和陈远早前都觉得陈翎不过是父皇留在宫外的血脉,母亲过世了,父皇念旧,就将陈翎接回京中养着;陈翎年幼,所以父皇宠爱着,但比不上太子和他们两人在父皇心中的位置。

但眼下看,仿佛不是那么回事。

只是陈翎一直在宫中,也没办法问出端倪,也探不出陈翎母亲的消息,原本东宫之位空缺,储君这个身份的角逐已经激烈到白日化,陈翎在宫中的时间越久,越让人不能安心。

这是前朝之事。

但陈翎在宫中知晓的不多。

她只知晓父皇一直让罗意在查哥哥的死因,罗意还在细下追查,但眼下查了两次的结果还是意外,父皇让继续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