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24章

一个农村小伙因为在海边放鹅,结果淘了金子,一下子成了有钱人,带起了一阵淘金潮。

“我那表舅就是银行职工,那天也在场哩,听说是只有鹅才能拉出金子!”

“别说了,我都跑了几天市场了,根本买不到鹅!”

“你们不知道吗?那个陈默不就是养鹅的嘛,说是明天开卖!”

“什么?!我草,那我让家里人明天去一趟那个海沙公社!”

……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出现哄抢的情况,陈默等人早就把鹅放在不同的地点,分批安置好,分散买客流量,既是方便从不同地方赶来的人,也是减轻自己的接待压力。

陈默现在俨然成了海沙公社的大红人,所有曾经看不起他的人,现在都恨不得抽以前的自己几巴掌,纷纷带着东西上兰家,想要买鹅。

他们之前还嘲笑陈默养鹅是亏本,谁能想到不但不亏,这怕是直接赚成了整个县最有钱的人了!

而陈默虽然已经订了销售时间,但还是腾出了一部分,直接送给了林绣、方晓晴等人,都是一些跟陈默和董思思有交情的人,而其他人就没这个待遇了,要留到第二天开卖时才能卖给他们。

收到鹅的几家人都非常惊喜,林绣还特意带着鹅去兰家,想要还回去。

她朝董思思说:“你这孩子,这鹅拿去卖不是更好?绣姨我就不去凑那个淘金的热闹了,给我也是浪费。”

董思思送出去的东西,从来都没有收回来的道理的。她说:“炖了吃也好呀,做成烧鹅也行,就是烤鹅工序多点,我让陈默给你烤。”

林绣顿时哭笑不得:“那怎么成,陈默现在估计都忙得要死了,不能打扰他的。”

兰心原本正在一旁复习,听到这话忍不住说:“那不是这样的,嫂子一句话,默哥马上就回来了。”

现在公社里还有谁不知道,从结婚第一天,陈默就把媳妇捧在手里宠的呢?

别看那些人从前心底都看不起陈默,可女人们看看董思思,再看看自己,谁不羡慕董思思啥也不用干?

别说啥也不用干了,自己男人能帮忙做顿饭就不错了!

陈默呢?董思思要什么给什么,就是董思思没说什么,陈默每次出门回来,都要给自己媳妇带点什么回来,真是羡慕死人!

林绣跟董思思他们熟,当然比其他人更清楚陈默是多宠媳妇了,一脸感慨,眼眶都有点湿润了:“你爹当年对你娘也是这么好了,要是他们知道你现在过得好,他们也……”

他们也可以瞑目了。

“哎呀,不说这些了,”林绣怕勾起董思思的伤心事,擦了擦眼睛,岔开话题,说,“思思,之前你跟我说的那个设计,我昨天试了一下,能行得通,等做成之后,我那给你试试。”

董思思点点头,林绣还有活要干,董思思又不收回狮头鹅,只好又领着回去了。

兰心咬着笔杆,歪着头问董思思:“嫂子,要不咱们去看看默哥他们卖得怎么样了?”

“不去,”董思思头也不抬地说,“你赶紧看书,我答应你爹了的,要看着你好好复习。”

这会儿已经进入四月了,离高考还剩下两个月,兰家兄妹被亲爹督促着复习,看效果一直不怎么好,兰志凌见自己说不听,但是兄妹俩听董思思的话,于是请董思思帮忙监督。

董思思相当于就是换了个地方看书画画,但兰家兄妹确实是老实多了。

今天刚好是周末,兰翔去帮陈默卖鹅去了,所以兰心只能一个人复习。她眼珠子一转,又问:“嫂子,那你怎么不考大学?”

她和哥哥有不会的题,嫂子全会,还给他们勾出重点,她这么厉害,要是考大学一定能考得上的吧?

“我考来干嘛,”董思思轻飘飘地看了她一眼,“你现在说话的时间不算入复习时间的,原来四点能结束,现在要推到四点十五。”

兰心:“……”

居然还能这样!

于是剩下的时间里,兰心老老实实复习,不再开小差了。

而在另一边,狮头鹅的买卖现场热火朝天,人们把销售点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殷二山和丈母娘一家人,今天一大早就分散在几个销售点,拿着存款等着开卖。

方美娟从起床之后就一直在唠叨,这会儿还一脸心痛地说:“早知道陈默这么有出息,咱当初就哄一下那小贱人,今天也能分一半金子!”

董春玲和殷二山脸色都不大好,一个是嫉妒董思思,一个是嫉妒陈默,都不想听到方美娟这话。

但两人虽然心里都对陈默夫妇有怨恨,但又舍不得放过淘金的机会——一码归一码,要是他们把鹅养好了,说不定就能拉出比陈默他们更多的金子呢?

前段时间殷二山和他领导,本来打算私下入伙汽水经销部的,正准备交钱呢,这时就传来陈默淘金发财的消息,两人顿时就收回了交钱的手,心想还好没入。

还入啥?把钱都拿去买鹅,家里的人又刚好是农村的,放鹅业更方便,主要是,还能赚得更多!

冯贵和黄海东现在业悔得肠子都青了,听到消息后,舔着脸去跟李超英求复合,被李瑜拿着扫帚赶了出来。

现在他们要把李超英入伙的钱退出去,还要按比例分掉今年的利润,但是殷二山那边原本说好投进来的钱,却又不投了,这下他们得元气大伤了。

要是他们那天答应让陈默入伙,那现在他们已经喜滋滋地坐着等开厂了……

就在大家争先买鹅的时候,报社也派记者来采访,想要报导这一奇闻了。

因为现场太过火爆,记者没法挤到里头,于是现在外边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再采访一下买到鹅的群众。

从群众嘴里得知,现在除了陈默这里,鹅都是有价无市了,其他地方有些零零散散的,都敢狮子开口要两块钱一斤,只有陈默这里,卖一块钱一斤。

记者问:“可这不比平时也贵了两倍吗?”

那人牵着几只鹅,指着身后的人群,喜滋滋地说:“记者同志,你瞧,咱这抢的不是鹅,是金子!比起能淘到的金子,贵两倍算什么?”

旁边一个经过的人也一脸激动地说:“就是,要我说,陈老板真是厚道,我要是他,我就不卖了,自己多淘点金子,就是卖也得再卖贵几倍!”

“是啊,这小伙子,没得说的。”

“这就是有钱一起赚,比咱城里那些老板都有气度!”

记者拿着小本本奋笔疾书,把大家说的话都记下来了。

还不到中午,狮头鹅就已经被抢购一空,仍是有许多人还没买到,却也只能失望而回了。

人群散去之后,记者看到只剩下几个人在收拾现场,记者已经提前打听过了,陈默是海沙公社里最高的男人,所以记者直奔长得最高的那个。

“同志你好,请问你是陈默同志吗?”

陈默看了一眼记者的相机,停下了手里的东西,说:“是。”

记者连忙跟他握了握手,说:“陈默同志你好,我是《禅市日报》的记者刘堃明,想跟你做个采访,可以吗?”

陈默点点头:“刘堃明同志你好,可以的。”

兰翔赶紧将他手里的东西接过去,笑嘻嘻地说:“默哥你做采访,我们收拾就行。”

这年头不像后世信息爆炸时代,没有那么多大新闻,因此出了这么轰动的一件事,必然会有报社来采访的。

董思思已经提前跟陈默交代过了,她以前也接受过不少经济刊物的采访,给陈默列了一些可能问到的问题,让陈默自己先答一次,然后她再根据回答给出建议,因此,陈默早就做好准备了。

刘堃明在等待的期间,也做了点小调查,知道陈默连小学都没读完,原本还有点头疼,怕这个采访会牛头不对马嘴,谁知道整个采访做下来,他简直太惊艳了。

对答如流,思路清晰,观点新鲜,心有大爱——连他这个大专生都自愧不如了!

现在开放买卖,也是为了提高经济,为了强国,所以,如果先带头坐起生意来的老板们,如果心有大爱,心有国家,这才是最重要的!

刘堃明来之前,领导都已经交代过了,一定要往这个方向指引,这样报导出来,就能形成榜样效果。

结果,根本不用他引导,这位陈默同志就自己说出来了,果然是心里原本就有这种高觉悟,才能这样毫不犹豫地说出来吧!

“金矿是珍贵的资源,这是国家财产,所以我将这个发现告诉地矿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