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吃完这碗没滋没味的米粉,肚子里终于有了点着落,芫伯招呼几人继续赶路。

别说是这家面馆,整个街道上都看不到多少人走动。

明明只与临潼县才个把小时的车程,两处的景象简直天差地别。

走在街道上,总有种处于华国八十年代的落后感。

一行人好不容易才找到人,花五十块钱请人家骑三轮车将他们拉到了村口。

耳边呼啸的风终带来丝凉意,三月份的古洛镇已经有了些炎夏的势头。

好在通往村子的道路已经铺设了水泥路,才让原本半个多小时的路缩短到了十几分钟。

天完全黑透前,他们终于到了下水村的村口。

白渭村。

几座村子是建立在一座低矮山坡之上,村子呈个之字形。

之字的下面是下水村,而白渭村地处在之字头顶上的那一点,差不多在山头顶上了。

要一路顺着坡走上二十几分钟才能到。

三轮车将人拉到山脚就不肯往上,芫伯三人只得拉着行礼步行回村。

罗亮已经在董二婆背上睡着,而芫伯则独自承担了所有的行礼。

饶是力气再大,一路奔波下来,也累得她气喘吁吁。

董二婆的那个牛仔包……着实太重!

箱子轱辘碾压水泥地的声音在空旷的村里引起不小动静,不少人打开窗子来看。

走过下面的村子,中间这段路几乎没人烟,水泥路两旁都被一人多高的杂草所覆盖。

“咱们白渭村啥都好,就是交通太不方便了。”

董二婆累得说话都有些断断续续,今天如果不是芫伯同路,她还不知道要遭多少罪呢!

越临近村口,路就越发陡了起来。

交通不方便这点,芫伯深表同意。

白渭村的风景没几个村能比得上,爷爷当年也说这里是福地。

以前水泥路没修起来时,要下山上学每天都要早起一小时,然后走路去镇上。

路上唯一的乐趣就是观察谁家又种了些什么新鲜东西。

看着看着,她都能记下什么时节种什么蔬菜了。

“终于到了。”

一棵巨大的榕树出现,就意味着白渭村终于到了。

董二婆家就在村口前几十米,一栋二层的红砖小楼出现在眼前,二楼有昏黄的灯光透出。

“罗老二!罗老二!”

咔哒--

二楼的窗子被推开,罗二爷惊喜地看向来人,发现是自己妻子没错,人立马缩了回去。

“今晚你就在我们家睡,你爷爷那个老房子不打扫打扫根本没法住人。”

走到罗家门口,董二婆就不让芫伯独自一人继续往上了。

芫藕生的老屋在村尾,还要继续爬坡好一段距离,一个女孩子走夜路她根本不放心。

本想拒绝的芫伯硬是被拉着走进了罗家的院子。

罗二爷已经打开了自家堂屋的大门,先是接过睡熟的罗亮稀罕了好半天,而后才看到芫伯。

“是芫伯这丫头!”

罗二爷的表情和董二婆如出一辙,上下好一番打量芫伯后,才露出惊喜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