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八月发生大规模洪涝,波及数省范围。
皇帝急忙召集内阁进行御前会议,商量救灾之事。
华闾战事还在持续,这是在国外作战,每日花费银钱宛如流水。
此时又要救灾,国库顿时吃紧。
内阁有人提议发行债券国债……
这在大楚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了。
周图南却提出以工代赈,将石坎山商会的修建铁路的事情提出。
此事并不动用国库多少资金,反而是帮了内阁大忙。
修建一条石坎山到京师的数百里铁路,用工起码十万人以上。
华闾之事周图南没有掺和,内阁和五军都督府多少要欠周图南人情。
再加上徐永葆等人的银弹攻势,最终提案很容易通过。
周图南以皇家财产入股,获得铁路收益的一成。又得到徐永葆等人赠送的一成干股。总共占了铁路股份的两成。
自然要花大力气为京石铁路站台。
这能够削弱沿途百姓的各种不满……
当然周图南打着以工代赈的赈灾名义,消耗的声望资源并不太大。
随着铁路开始建设,超过十万的灾民被招入工地干活,以工代赈。
这般时代缺少机械,几乎都是要靠人工修路铺铁轨,整个工期将会持续一年半左右的时间。
足以让这些工人们度过灾荒而有余了!
而徐永葆等石坎山商族,将会为整个工程付出三千万两以上的资金。
当然,实际上应该用不了这么多。
因为整个工程,最大的消耗——修建铁路所用钢铁,都是石坎山那边的钢铁厂生产。也不过等于左手付给右手而已!
想想在纯农耕时代,这种动用十万人以上,消耗一两年时间建设的超大型工程,对于王朝国力的消耗极大。一个不好,就是民不聊生,烽烟遍地的局面。
但是如今的大楚,不用朝廷出面,只靠私人财力,就能够完成这种工程。就可以想见技术进步,对于整个社会国家的推动了。
而此时,周图南在推动了此情之后,隐约甚至感受到了一丝真真切切的人道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