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凡人渐入佳境,新书确定!

“李寻欢用的肯定是飞刀之外的功夫在和上官金虹打斗。”

“持续的打斗,上官金虹有杀李寻欢的机会,却没有下手,因为他在等待李寻欢的飞刀,但是李寻欢一直在等一个机会,一刀要了上官金虹的命。”

“两个人打斗,而且还是两个高手,水平不相上下,其中一个舍不得下杀手,其中一个却只想瞅中一个机会一刀要了对方的命,谁能笑到最后可想而知,官金虹太自负了。”

“杀上官金虹的机会是哪来的?难道是上官金虹自己让出来的吗?当然不是,肯定是是李寻欢靠自己的本事给制造出来的一个绝佳的机会,一刀要了上官金虹的命。”

“兄台,你怎么懂这么多?”

“哈哈,因为我是魏得禄,人送外号,魏懂王。”

杭州城其他地方的读者也都在讨论着这场惊世决战的结果。

“徐乐这完全就是瞎写,李寻欢凭什么杀死上官金虹,上官金虹此时处在绝巅,而李寻欢却陷入绝境,这两者根本就没有可比性,李寻欢怎么可能杀得了上官金虹。”

“也不算瞎写,主要是上官金虹大意了,他想试试小李飞刀就注定了他的悲剧,如果他上来就和李寻欢真刀真枪的干的话,李寻欢是干不过他的,可惜他轻敌了……所以他死了。”

“我觉得上官金虹正是站的太高,所以才出昏招,其实他本可以直接解决李寻欢,但他却选了最蠢的办法,他让荆无命帮忙囚禁李寻欢。”

“表面上是制造必胜,但其实一方面显示了自己的不自信,另一方面成就了李寻欢,在绝境之下的李寻欢完成了蜕变,变得更加的可怕。”

“其实我想说飞刀出手前的李寻欢不是上官金虹的对手,但飞刀出手的时候他天下无敌。”

“李寻欢只有在确保飞刀例无虚发的时候才会发飞刀,而这个例无虚发的机会是怎么找到的,当然是打出来的,所以,小李飞刀的飞刀是终结的标志而不是战斗的号角。”

徐乐坐在酒楼里听着别人的讨论,不时的点点头。

的确李寻欢本身不是上官金虹的对手,但当他握上飞刀的那一刻没有人能胜得过他。

只因他是李寻欢,只因他是小李飞刀!

“其实我觉得李寻欢一定能胜,因为他的飞刀有一种无坚不摧的正气,所以他战无不胜。”

听到这个评论,徐乐笑了,这才是李寻欢战无不胜的原因。

古龙在《边城浪子》里也肯定了这一点:

陌生人道:“真正伟大的武功,并不是用聪明和苦功就能练出来的。”

为什么不是?大家心里都在问。

聪明和苦功岂非是一个练武的人所需要的最重要的条件?

陌生人道:“你一定先得有一颗伟大的心,才能练得真正伟大的武功。”

他目中又露出那种温暖的光辉,接着道:“这当然不容易,据我所知,天下武林高手中,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也不过只有一个人而已。”

这个陌生人是阿飞,而他口中的那个人很显然就是李寻欢。

《边城浪子》中荆无命和叶开也讨论过李寻欢和上官金虹这场战斗。

荆无命道:“上官金虹虽然死在李寻欢手里,但他的武功,却的确在李寻欢之上。”

叶开在听着。

上官金虹和李寻欢的那一战,在江湖中已被传说得接近神话。

神话总是美丽动人的,但却绝不会真实。

荆无命道:“李寻欢能杀上官金虹,并不是因为他的武功,而是因为他的信心。”

李寻欢一直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公道必定常在人间,所以他胜了。

荆无命道:“他们交手时,只有我一个人是亲眼看见的,我看得出他的武功,实在不如上官金虹,我一直不懂,他怎么会战胜的。”

他慢慢地接着道:“但现在我已了解,一件兵器的真正价值,并不在它的本身,而在于它做的事。”

叶开承认。

荆无命道:“李寻欢能杀上官金虹,只因为他并不是为了想杀人而出手的,他做的事,上可无愧于天下,下则无愧于人。”

一个人若为了公道和正义而战,就绝不会败。

在古龙的小说每个人的武学都已经超出了武学的范畴,它象征的是每个人的信念。

西门吹雪的剑,香帅的轻功,阿飞的快剑,燕十三的剑,陆小凤的灵犀一指,叶孤城的天外飞仙等等都是他们各自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