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侠之大者!

“如果说郭靖在《射雕》中只是侠之小者,那在《神雕》中就是彻底的进化为了大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到了这里,郭靖的完美形象算是彻底树立起来,即便与本书男主角杨过并立,也丝毫不逊色。”

“不是不逊色了,郭靖的魅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杨过。”

“郭靖的伟岸愈发衬托出了杨过的卑鄙,他竟然为了一己之私要杀掉郭靖,他难道不知道郭靖死后,无人能再阻止蒙古军队入侵,到那时蒙军南下,生灵涂炭。”

“也不能这么说,杨过心底认为郭靖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他为自己的父亲报仇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管他甚么襄阳城的百姓,甚么大宋的江山?杨过受苦之时,除了姑姑之外,有谁真心怜他,世人从不爱他,他又何必去爱世人?”

“对啊,人都是自私的,寇仲的那句话说的就很好,五胡乱华又如何,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许多人读到这里,心生感慨,郭靖与杨过的这段对话,可以说让整本书升华了。

郭靖的这几句话平实无比,却让人心生震撼。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真正的大侠,应该是为家国,为人民做贡献。

只这一句话,让郭靖的形象更加的伟岸了。

在《射雕》的时候,他对成吉思汗说出那一番英雄之论,当时很多人不以为然。

成吉思汗,横扫天下,只因杀戮过多就不是英雄?

按你这么说,那武安君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兵也不是英雄?

自古以来帝王成就伟业,哪一个不是手上沾满血腥,就连你郭靖当初西征时,手上不也沾满了血腥,你不杀百姓,但敌方将士,不照样有许多人死在你的奇谋妙计之下?

但等到这一章“侠之大者”出现,那些质疑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无他,郭靖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理念,他真的做到为百姓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在这一章中,那些上位者眼里的蝼蚁,泥腿子,不值一提的百姓,被蒙古军队逼着攻城的时候,郭靖没有放弃他们,而是不计个人生死,单枪匹马冲阵,一人力敌千军。

他在用实际行动向读者证明,他是真的在乎民众,在乎到可以放弃自己的生死。

若是郭靖只会耍嘴炮,别人自然可以质疑他,但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表里如一,其他人便没有资格再怀疑他。

“言行如一,郭靖可称圣人!”

秦明非常欣赏郭靖,郭靖一生都在用行动践行自己的理念,做到了知行合一。

圣人论迹不论心,哪怕郭靖心里有小九九,但只要他做的事情是好的,他就是圣人。???c0

“道儒之争,有趣有趣!”

武曌明白了徐乐写这一段情节的真意。

在《神雕》这部小说中,郭靖象征的是儒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过象征的是道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甚至肆意妄为。

郭靖对杨过说这句话,与其说是开导他,还不如说是理念之争。

很明显,杨过被郭靖感化了,他的内心产生了一丝动摇,也许不久之后,他就由道家改换门庭,成为儒家之人。

“这么隐秘的点都被我发现了,看来没有人比我更懂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