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番外十九

“咳!”

方剑平赶忙别过脸。

老两口楞了一下,反应过来也哭笑不得。

张瞳瞳听村里人说过,他爸是他妈扛回家的。不过一直当大伙儿夸张。

这次也一样。

少年一脸同情地拍拍他妈妈的肩膀,“同志,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小芳脱口而出。

方剑平又差点呛着。

张支书干咳一声,无奈地说:“别贫了!”

少年摇头:“妈妈,你真可怜,爷爷都不帮你。”

张支书看向女婿,“他这么说你,还不打吗?”

方剑平昨晚很满足,此时心情舒畅不想揍孩子,“他也就过过嘴瘾。”

“你是老子我是儿子,能过过嘴瘾就行了。”张瞳瞳很满足。

他倒是还可以让同学帮他写情书,可是“狼来了”多了,哪天他爸真对不起他妈,他爸也能推到他身上。

他可不希望妈妈被骗。

方剑平很意外:“你倒是容易满足。”

“知足常乐。”

小芳:“你再贫下去菜就凉了。”

张瞳瞳老实吃菜。

看到蛋糕忍不住问:“他俩不在一块我怎么给啊?今天要是周一就好了。”

小芳:“今天周末更好。一一肯定跟你栓子舅舅一块出摊。杨耀耀要是不想写作业,肯定会跑过去帮忙。”

少年看向他爷爷奶奶。

老两口也就周末敢出去待半天。

张支书:“我们跟你一块去。让你爸妈做中午饭。”

少年立即上楼找干净的纸张。

随后像包糕点似的分别把蛋糕包起来,包括他自己那块。

小芳好奇:“不吃了?”

张瞳瞳:“刚吃过饭不饿。十点再吃。”

然而嘴上说的好听,到街上看到杨耀耀和张一一拆开就吃,他也忍不住把蛋糕吃了。

栓子看到仨孩子吃的蛋糕:“这个看起来跟供销社卖的差不多。剑平还会做这个?”

张瞳瞳:“你怎么知道是我爸做的?”

栓子:“你们家除了你爸谁还会做店里卖的东西。”

张瞳瞳想说什么,忽然想到他爷爷奶奶不懂,他妈妈不会做饭,“这次你可猜错了。我妈教我爸做的。”

“那肯定是你妈搁哪本书上看的。”

张支书:“别跟他叨叨了。你盖房子的钱攒够了吧?”

栓子点头,“过几天就拉砖。豆子玉米一种下去就盖。”

一一忍不住问:“正好三伏天啊?”

栓子:“白天长盖的快。天气热干的快,上了梁铺上瓦就能住进去。等咱们搬进偏房就把堂屋推倒,等到年底就能在堂屋过年了。”说着,看向张支书,“大爷,今年就回来过吧。”

张支书转移话题:“你打算咋盖?”

栓子被问懵了,顾不上思考,脱口而出:“该咋盖咋盖。”

张瞳瞳试探道:“爷爷是不是问找谁盖?”

张支书点头。

栓子想说,当然是找村里人。

他和他九叔家一起盖,村里可没那么多泥瓦匠。

栓子:“回头我跟九叔商量商量。”

张瞳瞳好奇:“盖一样吗?”

栓子点头:“对!都是青砖瓦房。”

张瞳瞳摇摇头:“我的意思是不是还像现在这样,大家的房子差不多,院子也一样齐?”

这个难保证吧。

村里如今能住人的房子,百分九十是大家一起干的那几年盖的。那时候村里给多少宅基地就盖多少,不敢乱占公家的。

现在除了村路,谁家门口的地方就默认谁家的。有些人家孩子多,或者希望房屋宽大好看的,都想往路边盖。

虽然现在还没有,可因为他打算盖房,跟村里人聊起建房,已有不少人提到打算把果树刨了,回头多盖两间偏房。

张支书了解他大孙子,虽然有时候很贫,那也是跟自家人或者在家里。在外面他可是个懂事的小孩,“瞳瞳,想说什么?”

张瞳瞳:“春节舅舅来咱们家的时候不是说,村里人担心现在大家都能搞大棚批发货物来卖,早晚会把张庄的人挤的干不下去吗?”

张支书冷笑一声:“活该!”

栓子尴尬地笑着解释:“那不是以前眼皮子浅吗。”不待他大爷开口,“瞳瞳,这事跟我盖房有啥关系?”

张瞳瞳:“大家都盖一样齐一样高,大家不多用地,也不少占地,门口还跟现在一样种花种果树,用不了几年,张庄就会变得跟以前一样。”

“四年前?”栓子问。

张瞳瞳点头。

栓子禁不住看他大爷。

——这孩子上学上傻了吧。

张支书:“瞳瞳,你爸说的?”

“我爸没说。”。

张支书:“那你怎么这么确定?”

张瞳瞳想也没想就说:“因为整个清河县只有张庄那么齐整啊。回头果子长大,再跟人说可以自己摘,城里人肯定特感兴趣。”

栓子摇了摇头:“你不知道,你们走后卖两年就卖不动了。”

张瞳瞳不信,要是让他选,他才不要去菜市场或街上,他想去村里,看中哪个摘哪个,“为什么?”

一一道:“嫌麻烦啊。你想啊,大家都得上班,难得休息一天洗了衣服刷了鞋,谁还有心情往村里跑啊。”

“是呀。”张瞳瞳不禁说,“是我考虑不周。”

张支书摸摸他的小脑袋:“你才多大啊。不过房子建一样确实挺好看的。”

栓子:“光好看赚不来钱可没人配合。大爷,村里那些人啥德行,你比我了解。”

张瞳瞳眼中一亮:“我知道了。我可以问爸爸妈妈啊。”

栓子觉得他问也是白问。

小芳还真有办法——农家院。

虽说这个年代搞农家院没市场,可村里也没几家能像栓子一样,五间堂屋,两边各三间偏房,再拉个大院子。

中午吃饭时小芳听到儿子提起这事,直接道:“你这个办法现在不行。不过等村里一半人家盖上青砖大瓦房的时候就差不多可行了。”

张瞳瞳没听懂。

小芳:“如果把县里的经济比作一朵花,现在顶多是个花骨朵。过几年花开了,花瓣多了,也就是有钱人多了,周末自然就想出去玩玩。”

“从县里到市里没有火车,只有一班汽车,还有几十里路,去一趟不够遭罪的。咱们县又没像样的花园,你爸也没钱,就算有钱也是修路搞民生,不可能用在修花园上面。”

少年恍然大悟:“我知道了,妈妈。这些人在城里憋疯了,肯定想找个地方转转。这时候张庄的人跟他们说,去我们村,我们村房子齐整很干净,有大棚蔬菜有鱼塘,有养蜂厂,想吃什么吃什么。他们肯定都去。因为离得近,走路都不用半小时,比逛公园还方便。”

小芳点头,看向她爹娘,“这属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村里那些眼皮子浅的不见得愿意配合。”

张支书:“有剑平啊。”

方剑平笑道:“叔觉得我还能在这边待几年?”

最多最多十年,还得从去年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