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第三天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在小助理为袁星曜曾经的遭遇一惊一乍并且义愤填膺的时候,早已经将过去抛到脑后的袁星曜已经准备丰盛的晚饭——因为今天是周五,并且是双周,住校的妹妹会回家吃饭。

袁星曜的妹妹袁星宇今年高三。

众所周知,华国的高三生那可是被全家甚至整个社会所期待的未来。

为了让他们能在高考这个独木桥上披荆斩棘,学校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让学生们反复学习和操练。

每天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半点半,住校生还要上到十一点去。

当然也不能不让学生们一直绷得过紧,所以周末还是有的——只不过被分为了单双周。

单周的休息周只有周日下午,双周的周末休息两天。

这已经是他们看在“劳逸结合”这四个字上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虽然累,但是大家都默认了这种安排,都知道这个时候不累一把,以后可就来不及后悔了。

这所学校是全国知名的重点中学之一,当初为了进去这所学校,袁星宇一家人都是拼尽了全力。

是以,虽然他们身处同一个市,但因为学校和家里是一东一西,是开车都要一个小时左右的距离,为了不让所有人的努力被浪费,因此袁星宇选择了住校——索性现在袁星曜的收入足够负担——除了双周休息会拉着行李箱回家外,其他时间都在学校里争分夺秒地学习。

而学校负责了给学生们武装头脑,那么家长们便要保障学生们的身体健康。

除了丰富美味的一日三餐,还有各种水果、坚果甚至营养品,只要能补脑补身体的,都可以

只不过若是遇到单休周的半天,因为要做作业并且下午六点要赶回学校上晚自习,所以在饮食方面也只能选择营养但是快手的。

也只有在双休日那周,可以做点需要吃起来费时间的好菜。

清蒸带鱼、虎皮红烧肉、蒜蓉茄子、砂锅菜心以及——兄妹俩都很喜欢的酱焖牛尾。

&

带着骨头的肉一直是他们兄妹俩都非常喜欢的食材。

包括但不仅限于排骨、巴骨肉、翅膀等。

经过长时间大锅里焖煮后,还粘在骨头上的骨膜、胶质和软骨大多已经从骨头上分离或边缘稍微翘起,只需要用牙齿稍微撕扯就能从骨头上脱落。

比起排骨、巴骨肉这些被包裹在厚厚皮肉的部分,尾巴作为单独支棱出来的身体部位,每天都要甩来甩去无数次,赶走身边的蚊子苍蝇——哪怕是在睡着了都不会停歇。

可以说是全身上下除了眼睛外运动最多的部分。

所以尾巴的肉质紧实,肉筋相连,吃起来特别有滋味。

虽然不是常规食材,却是诱人的魔鬼。

只可惜的是,他们这儿的人并不经常食用牛肉。

一般来说肉摊上杀猪可能一天会杀好几头,但是牛肉可能只杀一头,无论是猪还是牛都只有一条尾巴,那么牛尾巴就会变得更少了。

所以新鲜牛尾特别难买,能买到猪尾巴都要早起碰运气,牛尾巴更是只能和摊主提前预定。

得亏是袁星曜做了美食up主以后,特意去各个菜市场、食材超市这些地方去刷了脸熟,这才能时不时地预定到一条新鲜牛尾。

不像是猪尾巴那样连皮带肉,买来的牛尾一般都是去了皮的,袁星曜拿到手的时候就直接说奶白色的脂肪和深红色的肉。

作为嗜辣之人,与其将牛尾炖汤撒上香芹粒喝个原滋原味,或者说如果外那样用西红柿、红酒来炖个酒香醇厚,兄妹俩都更偏好浓油赤酱的香辣口味。

酱焖牛尾肯定少不了酱,但是袁星曜会选择辣味的豆瓣酱,配以切碎的豆豉打底,混合着去皮西红柿后红焖。

西红柿本来就容易烂熟,在长达两三小时的小火焖煮后早已经化为浓稠的汁水,浸透了牛尾的每一根肉纤维和骨头缝,与浓郁的牛油和骨髓鸣奏出一曲引人垂涎三尺的咕嘟咕嘟妙音。

等到出锅前再撒上青红辣椒圈儿和炒熟的白芝麻做点缀,那真是色香味声俱全了。

经过焖煮特别软糯,一口咬下去,仿佛不是在吃肉,而是吸了满满一口整头牛的精华。

牛尾巴的骨髓融入汤汁,皮颤肉烂,满嘴的胶质伴随着浓郁的酱香,西红柿的酸甜清香中和了牛油的腻味和辣椒的火爆,香辣浓郁中带点酸甜,吮起来恨不得连骨头都嚼碎了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