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淹七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三大战役都没威震华夏,关羽水淹七军就可以?
建安二十四年,镇守荆州的刘备部将前将军关羽率军攻打曹操镇守荆州的征南将军曹仁,很快,曹仁的外围部队被摧毁,本人被关羽包围在樊城。
关羽
前不久刚刚经历汉中战败的曹操派出五子良将之首的于禁率领七路援军救援,但是,天公不作美,于禁援军刚刚抵达荆州,就天逢大雨,关羽乘机攻打,于禁不敌,导致本人投降关羽,率领的大军成了俘虏。这就是广为流传的水淹七军。
因为当时于禁带领的是曹操的生力军,而且于禁本人在曹军之中地位高,威望大,他的败降直接让曹营自上而下人心惶惶,即使曹操本人也一度打算迁都邺城来躲避关羽锋芒。
史书中对于这次关羽的战绩记载,陈寿用了四个字:威震华夏。这个评价是三国中唯一的,众所周知,即使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三大战役,都没有类似的记载。为何他们没有类似评价,而关羽有这样的记录?
如果要探寻关羽威震华夏的意义,或许需要搞清楚这里华夏的含义。现在大家都了解,华夏就是中国,这个词也是长久以来代表中原。
袁绍
歪史以为,这里的华夏是个地域代称,而不是全部意义上的华夏。是比较狭义的诸夏地理区域,而不是全部的华夏概念。
周朝分封以后,商周系的诸侯国也自称为诸夏,这就是第一层地域歧义,因为当初的封国自称诸夏,他们所在封地就是诸夏的范围。
恰恰关羽北伐襄樊一代正好是周王朝在南方封国区域,不过后来这一些地方成了楚国的势力范围,但是这个华夏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当地是诸夏或者华夏深入人心。
这个观点,是历史学家傅斯年提出的,他认为当时陈寿记载关羽威震华夏的含义中,华夏代指的是襄樊一带。
于禁
另外,当时关羽兵锋正盛,现在河南以南很多区域都有人呼应,导致中原风声鹤唳,这一个区域正好是华夏大本营,在当时以及以前都是绝对的华夏心脏,从曹操打算迁都就说明当时人心是啥样子。
连曹操都打算迁都了,说明威震华夏不是虚言,关羽确实威胁到了中原,这里说威震华夏并不为过,这里华夏依然泛指中原和襄樊一代。
建安末期地图
当时关羽威胁的襄樊和中原就是狭义的华夏区域,陈寿这样的记载并不过分,反而很恰当,只是后人解释的时候,望文生义,觉得华夏就是泛指整个中华,这就和陈寿本意背道而驰,觉得陈寿虚美关羽,对他太过于夸大。
至于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三大战役,虽然作用很大,但是影响程度有限,官渡之战对袁绍的打击有限,曹操完全占优是袁绍死后,几个儿子内讧曹操才乘机平定河北。
庞德
而赤壁之战呢对曹操一样没有多大打击,人家事后风风火火的南征西讨,反倒平定张鲁之后导致益州一日数惊,镇守合肥的张辽都搞出一个威震江东来。
最后夷陵之战,虽然刘备部分主力全军覆没,但是,蜀汉并没有全部溃散,反倒孙权胜利之余依然惊惧不得不遣使求和。
即使说有恐惧,这三大战役一个是河北一个是益州,曹操都没有啥恐惧,根本谈不上威震华夏。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北据曹操东和孙权够了吗?关羽水淹七军后,还得增设驿站联系刘备。 关羽水淹七军以后,真的要躲在家里偷着乐了!因为白白给他送来了3万军队,还抓了曹军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造成了威震华夏的局面。 这事儿放任何人身上,那都会飘的。关二爷自然也不例外,结果我们都了解,二爷不仅丢了荆州,还败走麦城。 水淹七军,不光是关羽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三国局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水淹七军故事,欢迎关注哦。 襄樊之战,关羽七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吓得曹操打算迁都,可谓事业到达人生巅峰。此战中,跟随曹操三十余年深受器重的主帅于禁,未作任何抵抗即缴旗投降。而加盟曹操不久的庞德面对关羽的逼降,却全力抵抗,被杀身亡。连曹操知道后都叹息:“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世人讨论此事时,常拿庞德拒降是为保其家小免受伤害说事,这是没有
你真的知道关羽水淹七军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水淹七军作为关羽的封神之战,对于曹魏来提起底是天灾还是策略?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 《后汉书》这套书为“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荆州之战是关羽历史上的封神之战,而在《三国演义》中,为了突显关羽的英勇与智谋,讲的是关羽蓄水,后进行了决堤水攻,并且“关羽刮骨疗毒”也是发生
对水淹七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曹操、刘备、孙权个个都不是什么心性淡泊之人,都想着如何拼尽全力,抢夺地盘,称霸天下。也因此三国时期战乱频仍,出现了合肥之战、赤壁之战、板桥之战等多个大规模战争。也出现了关羽、张辽、张飞、于禁等著名大将。 而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采用计谋,水淹了于禁七军,也是其中十分精彩的战争片段。但是就有人会对此
关羽打过的胜仗有哪些,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水淹七军,是一场经典的战役,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成为关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生涯。关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将军傅士仁驻守后方,自己率领大军攻打襄阳的吕常和樊城的曹仁。关羽在交战之中,曾被魏将庞德射伤了额头。曹操从汉中战场撤出后,立即派遣于禁督率七军3万人救援樊城。此时,樊城尚未被关羽包围,曹仁命令于禁、庞德屯驻在樊北(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水淹七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关羽作为三国中人气最高的武将,其败走麦城的下场,让无数人扼腕叹息。而发生这一切的前提,这是关羽自作主张的发动的针对曹魏集团的襄樊之战,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它直接让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破产,刘备集团再也没有机会实施这个总纲领了。 襄樊之战一共持续了七个月,魏蜀吴三方势力都参与了战争,其战争规模堪比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