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古今名联谈趣 梁羽生 1734 字 1个月前

下联谈及的都是艺人,梅兰芳就无需介绍了,陈玉梅是和胡蝶同辈分的电影名星,早年的名气亦与胡蝶相当,不过她息影得早,后期的名气就比不上胡蝶了。徐来亦是老一辈的影星,有标准美人之称。息影后嫁给唐生智的弟弟唐生明,文革期间病逝北京。言菊朋是著名京剧老生,言慧珠是他的女儿。

这一联嵌入八个人名,胡适、徐来、于右任、言菊朋的名字尤其用得灵活,堪称妙绝!

八十五、张幼仪挽徐志摩联

据闻《徐志摩全集》已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正式出版,他的墓亦已在他的故乡浙江海宁硖石重建。碑上刻的“诗人徐志摩之墓”由著名书法家张宗祥题字,墓碑重达一吨。这位在解放后受到多年“冷落”的诗人,已经重新获得重视了。

中国第一个死于飞机失事的名作家似乎就是徐志摩,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在济南上空机坠人亡,据他的好友梁实秋忆述:“那时候,航空事业还不发达,一般人坐不起,同时也视为畏途,志摩飞来飞去,在一般文人里可谓开风气之先。但其中也是机缘凑巧。志摩有个朋友(保君健)在航空公司,知道志摩在乎沪两地经常奔波,便送了一张长期免票给他,没想到一番好意竟招致了灾祸。”(见梁实秋的《忆志摩》一文)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一诗中有名句云:“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时人以为诗谶。

志摩死后,亲友以及各方名人送的挽联甚多,其中一副是他的前妻张幼仪送的,颇受人注目。联云:

万里快鹏飞,独憾翳云悲失路;

一朝惊鹤化,我怜弱息去招魂。

联语切合张幼仪的前妻身分,“翳云”、“失路”等辞,颇有“意在言外”的味道。

八十六、陆小曼挽徐志摩联

徐志摩的前夫人张幼仪系出名门(她原名嘉鈖,是张君劢、张家仪的胞妹),后来徐志摩和她离婚,和陆小曼结婚(一九二六年),他的家人是不赞成的,亲友也颇多非议。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时,请梁任公(启超)做订婚人,据说梁任公曾声色俱厉,把徐志摩骂得抬不起头。梁是徐的老师,时论认为“只有梁任公可以这样骂他,也只有徐志摩这样一个学生梁任公才肯骂。”(见梁实秋的《忆志摩》一文)但这恐怕是“空前绝后”的一场订婚了。

徐志摩是经过正式离婚手续的,不过他父亲不同意,声言不承认陆的“法律地位”,只承认张氏为儿媳。所以徐志摩死后,张陆二人都以“未亡人”身分在灵堂答谢亲友。往吊祭的亲友也是分成张、陆两派,各不相谋的。张幼仪有挽联,陆小曼也有挽联。联云:

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

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上联说他们夫妇的“五载哀欢”,事实也确是如此,并非泛辞。下联表示她要替丈夫将遗作编集的决心。陆小曼死于一九六五年四月,由于种种阻挠,她的“遗文编就答君心”终成虚愿。现在《徐志摩全集》出版,她当可瞑目九泉了。

八十七、郁达夫挽徐志摩联

徐志摩属于新月派诗人,这派的诗人,形式重于内容,主张唯美,讲究词藻的别致,音节的响亮。对他的诗的评价,见仁见智。我觉得茅盾写的《徐志摩论》说得比较全面。他说“我觉得新诗人中的志摩最可以注意”,并称“志摩是文坛上杰出的代表”;另一方面也批评了他的重形式不重内容,“圆熟的外形,配着淡得几乎没有的内容。”但不管如何,徐志摩是个才华洋溢的诗人则是大家公认的。

由于徐志摩在新诗方面有特殊成就,因此许多挽联也都谈及他的新诗。例如郁达夫写的两副挽联: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