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

古今名联谈趣 梁羽生 1776 字 1个月前

吴佩孚入蜀,赋诗自叹,诗句平平,知者亦似不多。但另外有一首别人改唐人之作来幽他一默的诗,倒是曾传诵一时。原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名作,题为《芙蓉楼送辛渐》。诗云: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有人将诗句的次序颠倒,改为:

一片冰心在玉壶,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寒雨连江夜入吴。

写吴佩孚失败之后的狼狈,三四两句尤其妙绝。

吴佩孚在“九一八事变”后,有一首赠张学良的诗,倒是写得较好。诗云:

棋枰未定输全局,宇宙犹存待罪身。

醇酒妇人终短气,千秋谁谅信陵君。

此诗责备张学良“醇酒妇人”,可能是误信张学良在事变前夕与胡蝶共舞的谣言所致。而且张失东北,也并非因为“醇酒妇人”,而是奉命不抵抗的。不过吴佩孚这一首诗从责张之中表现了自己的爱国心,还是比较可取的。前述他的入蜀诗的最后两句:“匈奴未灭家何在,望断秋风白帝城。”也有遗憾自己不能执戈抗日的意思在内。

据说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后,也曾题一联自嘲,联云:

两字听人呼不肖

一生误我是聪明

六十三、挽宋教仁联

宋教仁是在“国民党代理理事长”任内被刺杀的,他代理的就是孙中山先生的职位,其重要性可知。国民党总部通告全体党员为他服丧,在他死后的第三天(一九一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孙中山先生也从东京赶回上海,亲致“诔词”云:

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这个“诔词”也有人当作对联收入专书的,但因它不是严格遵守平仄相对的规定,似仍以用“诔词”的名称较为恰当(原来就是用这个名称,见上引陶著)。

有人用袁世凯口气代拟挽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