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页

古今名联谈趣 梁羽生 1838 字 1个月前

又如:

有酒不妨邀月饮

无钱哪得食云吞

四面云山谁作主

一头雾水不知宗

这两副对联都是以一句广州俗谚来对一句唐诗的,一雅一俗,妙趣横生,字面却对得非常工整。这种“何淡如式的怪联”,香港至今仍在流行。我在本栏谈过的一联:“水紧一声齐走鬼;风飘万点正愁人。”即是一例。

“四面云山、一头雾水”一联还有个故事,据说何淡如某次与友人吕拔湖孝廉同乘珠海谷埠一紫洞艇“妓船”纳谅,吕在船头看风景,高吟唐诗一句;“四面云山谁作主?”何在他的后面即应以广州俗谚云:“一头雾水不知宗”。吕初时也是“一头雾水”,其后始察觉那是妙对。

三十二、一肚草格外大声

何淡如的怪联脍炙人口,先师简又文曾写有《何淡如的幽默》一文(载一九七三年在台湾出版的《广东文献》季刊第三卷第三期),辑录有他的一些“知名度”或许较低但仍是写得十分精采的“怪联”。这里也选谈几副吧。

广州旧日习俗,阴历二月的土地诞辰,每有搭棚大烧火炮之举。何淡如曾为某棚制一联云:

周身花果然好样

一肚草格外大声

上联切火炮烟花,下联讥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学无术之辈,“唔识野又偏充识野”于是“格外大声”。可谓刻画传神。

他有一副写广东食物的对联,虽无多大意义,也很有趣。联云:

风肠蒸熟堪餐饭

云耳切开好会斋

广东人习惯称“腊肠”为“风肠”,与“云耳”恰成妙对。

某乡酬神演戏,何淡如代撰戏棚联云:

滚滚江山,只为大花面争权,国老无能终散局;

纷纷世界,怎得正武生掌印,奸臣尽灭始收科。

“大花面”、“正武生”在粤剧中代表一奸一忠。下联之“奸臣”亦有抄本作“茹臣”者。“茹”可作臭败解。

又尝代某乡所建之观音大士醮棚作联曰:

我本一片慈悲,有时黑面做埋,只系收磨恶鬼;

你若十分诚敬,如被红须扭过,何妨直禀灵神。

传说观音大士可作男身,亦可作女身,有时化身作黑面大士克治魔鬼。“收磨”是粤语“制治”之意。“红须”当系粤语“红须军师”的简称。“红须军师”是好设计害人但本领又不是怎么高明的。“扭”字很难翻译成国语,简师解作“陷害”,似也未够传神。这个字似有粤语“整鬼”之意,解作“陷害”,似嫌太重,但若译作国语的“整”字,又似嫌太轻了。

何淡如又曾为某处代作端午竞渡兼同时演戏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