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又道:“幸好英国公徐敬业还是一个正派的忠臣。”谷神翁道:“是是非非,我而今也有一点糊涂了。不过我已发誓不再使剑,也乐得脱出是非之场,从今之后,我与世兄交谊仍在,但对你们恢复江山的大业,请恕我无能为力了。”李逸想不到谷神翁竟是如此心灰意冷,不禁心情黯淡,连自己也振作不起来。

长孙泰忽然问道:“听说英雄大会临近溃散之时,有一个女子出现,吃了雄巨鼎一拳,我听他们所描述的那个女子的相貌,似乎是我的师妹,不知是也不是?”李逸道:

“不错,她正是上官婉几。”提到上官婉儿,他双限渐渐有神,似乎找到了支持的勇气,长孙泰更是喜形于色,急忙问道:“殿下早就认识了她的?”李逸道:“我在她六七岁的时候,就认识她了。”想起在路上相逢,琴诗唱和,互怜身世,彼此相投,回味起来,仍是如痴如醉。可是,上官婉儿的影子虽然在他的心头渐渐扩大,却仍然不能把武玄霜的影子完全遮盖。

长孙泰没有他妹妹那样细心,未曾留意到李逸神情的变化,这个时候,他也正在激动之中,以见他双眼闪闪发光,那份喜悦的神情实不在半逸之下,跨上一步,迫不及待的问道:“后来呢?”李逸微笑道:“什么后来呀?”长孙泰道:“上官婉儿,她,她后来怎么样了?”李逸道:“后来吗?在混乱之中我们离散了。”长孙泰极为失望,颤声说道:“你以后就不知道她的消息了么?”李逸道:“听说她去行刺武则天去了。”

长孙泰大惊失色,道:

“真的?”李逸道:“说这个消息的人是一位很靠得住的朋友,她还说不必为婉儿提心,料她定可平安无事。”长孙壁道:“不错。婉儿素来聪敏机智,当可见机而作,趋吉避凶。”

李逸不便说出武玄霜的名字,只说是“一位靠得住的朋友。”他说到这几个字时,禁不住心头动荡,脸上微红,立即想道:

“我但愿她的话并不全然可靠,若然婉儿真的如她所料,归顺了武则天,那也就等于死了一般,同样的令人伤心难过!”

长孙泰虽然经他的妹妹慰解,仍是如何重忧。谷神翁道:

“李贤侄精神未复,不可太用心神,有什么话以后慢慢再说吧。

夏侯兄,事不宜迟,我此刻便即动身,将长孙均量接来与你作伴。”长孙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