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页

笔花六照 梁羽生 1793 字 1个月前

二十二卒五平四 后炮平五

二十三马七退五 炮五进二

二十四卒四平三(何方得子占势,胜局已定,余着从略)

那次全国棋赛的结果,何顺安得亚军,王嘉良跌至六名以外。这个结果和这局的胜负关系很大。

但经此一战,“归心马”战术的发展却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因为只有发现破绽,才能修补破绽,更求完善。

“不破不立,不塞不流。”成功本来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不断的改正自己的缺点中取得的。

王嘉良的《象棋后卫》出版后,更多名棋手参加了“归心马”战术的研究,据我所知的就有上海屠景明和吉林赵震寰等人。何顺安能够“巧破归心马”,当然对这一战术也是有心得的,可惜他在解放前已患有血吸虫病,天不假年,“文革”前已经病逝了。

何顺安的意见

一九六二年我到上海旅行,曾经和何顺安、屠景明会面(那次也是我和何顺安最后一次的会面)。谈起何顺安胜王嘉良那局棋,他们的意见都认为“归心马”局是可以成立的,但什么时候退“归心马”必须选择最适当的时机,先后着次序有误,往往就有极大不同的优劣互易的变化。王嘉良那一局的失败,就是因为“归心马”退早了一步。如要用“归心马”战术,应该在乎炮兑车之前,先上一步相作为停着,再看对方来势(先后着的次序问题,在围棋术语中称为“手顺”,也是围棋手十分着重的)。

经过许多名棋手的实践试验,“归心马”战术当然是发展得较前完整多了,可惜我知道的只是一鳞半爪,现仅就所知,再介绍两个“归心马”的开局。

新局法一例

第一个是属于“中炮进七卒过河车对屏风马类”的开局。

黑先:

一炮二平五 马八进七

二马二进三 车九平八

三车一平二 马二进三

四卒七进一 兵七进一

五车二进六 相三进五

六车二平三 马三退五

第五回合,黑走过河车后,红方有三种应法:甲、平炮兑车。乙、马七进六。丙、相三进五。甲乙两种应法,各有不同的复杂变化。但如用丙种应法,则可能演变成“归心马”布局了(甲种应法,也可能成为“归心马”局,即王嘉良所创的那五个局法。但只能对敌方的摆七路炮才最有效。如敌方不入圈套,往往会弄巧反拙)。丙种应法,红方如不平车压马,另走他着,黑方亦不失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