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

笔花六照 梁羽生 1816 字 1个月前

天才小棋手梁永强

梁永强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名次还在其次,主要是因为大家认为他是最有希望的新人。他今年只有十七岁,是本届棋手中最年轻的。

当然他在棋艺上的表现也是获得众口一辞的称赞的,用“初生之犊不畏虎”来形容他最是恰当不过。众口一辞的称赞,也就是称赞他这“大胆搏杀”的少年锐气。《国际时报》对他的专访,标题就是“天才棋手梁永强”。

以他和赵汝权的第一局棋为例,这局棋他可说是虽败犹荣。

请看上面棋图。

下一着轮到梁方走子,如果他走卒五进一的话,一面可使中炮有根,一面可为三路马从中路盘出开道。胜算极大!但可能是他少年气盛,却用弃子抢攻的战略,走车二进五。后面着法变为:炮九进二、车二平三、车六平五、车三平四、士五下六、车八平五。这么一来,他以一炮换士相,攻势虽仍锐利,但少了一子,后援不继,遂败给工于残局的赵汝权了。

但话说回来,他这大胆搏杀的精神,还是得到很高评价的。大会特邀的棋评家严清秀对这局棋的评论就是这样说的:“梁君为全场最年轻的选手,首次代表出席此盛大比赛,即逢成名悍将赵君,但却斗志如虹,毫无怯色,是有前途的后起之秀。观其在本局中的弃子抢攻,挑起复杂的搏杀,令敌一度沦于困境,实不敢等闲视之。……虽因经验不足,结果输棋,但那股拼劲确难能可贵!”

最后报道几件有关港澳棋队的“新闻”。虽然是过气的“新闻”,但仍有一谈的价值的。

大会开幕礼中,代表来宾致谢辞的是香港棋队领队梁利成。

大会闭幕礼中,代表来宾致谢辞的是澳门棋队领队崔德祺。

新成立的亚洲象棋联合会,各棋队代表一致通过选出的会长是澳门的何贤。这个消息在当地的报纸是作为头条新闻的。

从这些新闻,也可以见到港澳棋队在本届棋赛中所受的重视了。

(一九七九年二月)

归心马战术的新发展

作者:梁羽生

打破禁忌 大胆创新

“归心马”是象棋“禁忌”之一。

南方有句棋谚:“马归心必死。”北方的棋谚则是:“马走窝心,老将发昏。”

自古以来,无分南北,学象棋的人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归心马”是走不得的。

今年(一九七五)的全国象棋比赛却推翻了这个千百年来的“禁忌”,牢不可破的观念似乎也必须破了。

预赛阶段,就有新闻报道,说是今年的局法丰富多采,其中就有运用“归心马”来作攻击手段的开局法。(有许多棋友看了这段新闻,曾经问我“有有搞错”?)

决赛阶段,胡荣华再碰陈孝堃,陈孝堃是曾在预赛阶段唯一胜过胡荣华一局的人,两雄相遇,胡荣华抱必胜之心,陈孝堃也有再撼胡荣华之志,搏斗得十分激烈。陈孝堃开局未已,就计划用“归心马”的战术诱胡荣华上当,结果虽未得如所愿,其战术的新颖,已足令人拍案叫绝!

这正是:“谁说马归心必死,如今腐朽化神奇!”

其实,“归心马”战术并不是今年才有的,据我所知,中国棋手对“归心马”战术的研究,最少有十八年的历史(王嘉良是着力最深的一人,一九五七年开始研究,一九五九年他和李德林联合编著的《象棋后卫》就有五局“归心马”开局法)。若再推远一些,从周德裕开始用“弃马陷车局”到杨官磷在《弈林精华》将这局法总结,则大约有四十年左右的历史了(不过在这阶段,尚未成为一个开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