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刘协的梦想

就连一向与曹操颇有矛盾的杨彪闻言也劝道:“陛下,臣以为此议还是从长计议为好,咱们若是不许百姓煮盐锻铁,扬州和益州却是可以的,尤其是益州还盛产铁矿,到时候中原地区的农具必然价格飞涨,不利于开垦土地恢复生产不说,益州的商人却可以偷偷走私农具过来,这不是变着法的资敌么?”

资敌?

你一说这个我可就不困了啊!

糜竺见状却是知道自己不能不发声了,因为这事儿虽然是荀悦提的,但最大受益方却是他,一旦做成,他就是桑弘羊第二。

“魏公与太尉此言诧异,除了盐铁专营之外,还有什么手段能解朝廷如此燃眉之急?这可是四百万的流民,当年颠覆了我大汉江山的黄巾,也没有四百万的人口吧?难道要无故加税不成?”

刘协闻言却是马上插话道:“朕把底线先画出来,税赋乃国之根本,一年也只收一次,怎么收,怎么用,都是一年一度的议税大会商量好了的,绝不允许更改,也绝不允许加收,莫说你们要加收,就连朕要加收也不行,议税阁必须以乱命不受为由给朕打回来,嗯,继续吧。”

杨彪见状站起来道:“陛下,诸公,朝廷目前只是财政短缺而已,如今陛下声威正隆,天下民心所向,百官百姓无有不服,区区燃煤钱粮何毕行此急切之策?百姓之家,可有急用小钱,就变卖田产的道理?区区小钱,即使是不加税,办法也还是有的。”

却是刘备突然开口怼他道:“不知太尉所说的办法可是售卖爵位?朝廷去年时才刚刚重申了爵位的重要性,并因此罚没了大量的无主土地,今年就要把口子重新开出来么?如此,则朝廷的威信何在?”

“这……”

杨彪一时也是语塞,他刚才还真想要卖爵位,毕竟这是两汉以来解决财政危机最直接,也最常用的手段。

曹操见刘备居然下场了,当即便火力全开的喷了回去:“区区小钱,难道非得卖爵位不可么?天子,臣有一策,或可解此危机。”

荀悦道:“愿闻魏公高见。”

“流民有四百万,这不错,甚至这还只算了各部大头,小部分流民加一块,虽未有正式的统计,但恐怕已很有可能超过五百万了,然而这么多的流民,他们自己手中难道就没有粮么?这些所谓的流民之中,难道就没有豪强么?”

“臣以为,不妨将这些流民统一集中起来,将他们所有的存粮进行收缴,然后统一进行分发,至于修河、修宫殿,朝廷本来就已经以公田相赐予了啊。”

“再者,这些流民本来就都是中原人口,难道他们的手中没有地契么?无非是都让别人给占了而已,臣以为,朝廷可以干脆将这些地契也进行收缴,凡是官占土地,自然可以徐徐补偿,但凡是私占土地,难道不应该依据地契,向占据良田的富户收取补偿的钱粮么?”

“如此双管齐下,臣以为这次流民之祸,必可迎刃而解。”

不得不说这也真的是个办法,虽然行事稍微有点霸道,可谁让那些都是流民呢?允许你们回家,给你们分地,能让你们留下这条性命,就已经是朝廷恩赐了啊。

当然,真要是以如此办法解决,负责安置流民的刺史权力也会大大增加,甚至很容易从这些流民中编练出二十几万,乃至于更多的军队出来,尤其是目前管着包括南阳在内的半个荆州的程昱,他手上需要安置的流民是最多的,而且以战事为由,他也可以很容易的将张飞、张燕手中的流民进行一定的干涉。

很难说他这么干到底是处于一片公心还是私心。

糜竺见状,却是再一次站起来冲着曹操开炮:“盐铁专营乃万世之基业,昔日汉武之时冠军侯封狼居胥,亦是多赖此策,怎么到了太尉与魏公口中,此策就十恶不赦了呢?宁可行此不义之策惹得民怨沸腾,也不肯盐铁专营呢?”

曹操哼了一声道:“武帝时在籍户口几乎减少一半,我看,也是多亏了这盐铁专营之策。”

…………

众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却是没多大一会儿,这堂堂御前会议就吵成了一锅粥。

重臣之中,二荀、刘备、糜竺是坚决拥护朝廷重启盐铁专营之策的,而曹操、杨彪却对此坚决进行反对。

老实说,刘协压根就不知道他们在吵什么。

正如前文所说,他对这盐铁专营的理解,很片面,也知道这是国本大事,但具体肥了谁,瘦了谁,对朝廷会造成怎样的冲击,他就完全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