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见德妃

德妃坐回原位,注意到大格格的动作,突然发现老四的大女儿看起来已经是大姑娘了,她心思微动。

爱新觉罗家的格格大多要去抚蒙,不过老四就这么一个女儿,圣上应该不会把大格格送去蒙古。

若是想要留在京城,这婚事可就要相看起来了。

德妃便问福晋:“大格格今年多大了,老四可有什么打算?”

这所谓的打算,自然就是问大格格可定了亲家。

大格格一听,饶是性子开朗直率,一时也忍不住红了脸,悄悄低下头。

福晋道:“大格格如今已经满十二了,至于这亲事……还在相看呢。”

“哦,你们心里可有几家如意的,说来本宫听听,也帮你们把把关。”德妃才被元哥儿和弘春哄得开心,想着自己作为皇玛嬷,也该关心关心孙子孙女。

这大格格是她孙辈中第一个要成婚的女孩,德妃难免多上些心。

听到德妃问这话,福晋沉默不语,没有多说什么。

倒是李氏沉不住气,插嘴道:“娘娘可知道那拉家的星德,就是福晋的侄子。妾身瞧过星德的画像,相貌端正气质不凡,听福晋说,那星德骑射工夫也极好,您觉得咱们大格格配他如何?”

李氏这话一出,坐在后面的大格格首先惊悸地抬起头。

她听额娘这意思,像是打定主意要把她配给星德。可是大格格之前半点风声没听见,也不知道那星德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李侧福晋突然这样说,实在是将她吓得不轻。

德妃听了也是微微皱眉。

她不认识星德,只听李氏将星德夸到天上去,心里自然是不信的。只是让她不满的,还是星德的身份。

星德是福晋娘家的侄子,若说这里面没有福晋牵线搭桥,李氏就能盯上乌拉那拉家的孩子,那德妃可不会相信。

她知道福晋和李氏关系并不算和睦,早些时候住在阿哥所,两个人也是斗个不停,怎么如今福晋竟愿意将李氏的女儿聘到自己娘家去?也不知道打的什么主意。

德妃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反正这事还没说定,最重要的是看老四的意思,福晋和李氏打的如意算盘最后恐怕都要落空。

李氏瞧德妃不搭话,以为是自己随便插嘴惹德妃生气了,忙闭了嘴低头。

十四福晋见氛围凝滞,连忙出来打圆场道:“哎呀,娘娘和四嫂可真是急,要我说,咱们家的格格,就算是定了亲事,也是该男方那边等着候着,要不然这突然嫁出去,再见可不容易。四嫂可要多留大格格几年。”

福晋浅笑着点头:“你说的是,自然是不该急的。”

李氏听了还想说什么,被福晋眼睛一扫,示意她别说话,李氏瞬间不敢出声了。

那边十四福晋对德妃道:“娘娘,您怕是还不知道,这年四哥府上送出的中秋节礼,可是让我们都开了眼界,里面的月饼娘娘指定没见过。”

“是吗?那是什么新奇玩意儿,怎么你们都收到了,老四也没想着给本宫送上一份。”德妃道。

十四福晋说:“那这就得问小四嫂了。”

她转头看向尤绾,笑道:“小四嫂,您给我们都送了,却忘了娘娘,可得受罚!”

尤绾心里明白,十四福晋是借着这件事打岔,让大家不再商议大格格的婚事,她自然就顺着话头说:“这倒是我疏忽了,想着娘娘在宫里,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就没送。你既然提到这个,那我回去便让膳房将月饼做好,送来给娘娘尝尝鲜。”

德妃吃过的月饼样式也不少了,想来尤绾说的和她之前吃过的也没什么两样,点头莞尔道:“那我可要好好尝尝,瞧你们说的准不准。”

宫里头准备了中秋的午宴,各府的人参加过宴会,便各自出宫回府去了。

四爷却被德妃叫进了永和宫。

永和宫的宫人们都被屏退,只余德妃和四爷在殿中。

四爷一瞧德妃这般严肃,便知道肯定要和他交待什么事情。

四爷掀袍坐下,喝了口茶问道:“额娘叫儿子来,可是有事要吩咐?”

“自然是有话要和你说,只是不是你的事情,还是大格格的事。”

“大格格?”四爷微怔。

德妃瞧他那样子,就知道四爷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直接道:“大格格今年已经十二了,你对她可有什么打算?”

四爷闻言微微凝眉,反应过来德妃这是在问大格格的婚事,他道:“十二岁也不算大,儿子还想让她在府里多待几年,婚事暂且不急。”

“你不急,你府里的福晋和侧福晋却急得不得了,她们已经将大格格安排好了。”德妃冷冷说道。

四爷眸露疑惑:“额娘这话是什么意思?”

德妃见他实在是不知情,应该是根本没听说大格格和星德的事儿,在心里暗斥福晋自作主张。

四爷又追问了一句,德妃便将今日李氏的话全说与他听了。

德妃还道:“我瞧着大格格的样子,应该也不知道此事。福晋和李氏直接略过你,给大格格挑选夫婿,这事儿就做的不妥当,你可要好好管管。”

四爷听了神色微沉,娘娘不清楚府里情形,没反应过来福晋和李氏的用意,四爷却是略动了动脑子,便明白了。

将大格格嫁进乌拉那拉家,那福晋和李氏就相当于被绑到一条船上,以后发生什么事儿,福晋都会站在二阿哥和三阿哥那边。

四爷只要稍想一想,就忍不住生气。他的身体还好好的,府里就已经有人开始算计这个,让他如何不愤怒。

德妃不知道他一瞬之间想了那么多,道:“我倒不是说福晋家里人不好,只是咱们家里的女儿,都是金枝玉叶娇生惯养,我瞧着大格格也是个傲气的,若是挑的夫君不如她意,那可就是一辈子的煎熬,你可得把把关。”

德妃至今还记得自己的温宪,万岁爷怜惜没让她抚蒙,嫁到佟家,可是没过几年人就没了。

德妃想起来还是心疼五公主,对佟佳氏更是添了一分怨恨。只是斯人已逝,她也不能拿佟佳氏如何,只能让四爷留意,别让大格格重蹈温宪的覆辙。

四爷道:“额娘放心,儿子回去一定问清楚这件事,给您一个交待。”

德妃见他神情严肃,可见是认真上心了,这才放四爷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