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主持中馈三个月来,发现她家狄大人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两袖清风,多年来到各地办差查案,立下不少大功,居然没攒下什么银两?值钱的大多是只能看不能用的瓷器、书画等等。

她曾好奇询问狄璟知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身家财产,他却理所当然的回答「没想过」。

她再问往年送礼都是怎么送的?他又给了她一个瞠目结舌的答案——这都是秋丹处理的。

敢情秋丹除了是狄大人的贴身护卫外,还是他的帐务总管?于是她把秋丹叫来询问,这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

文官的月例本就不多,光靠那点银子,打赏下人、送点红包什么的一下就没了,如今狄璟升上了巡抚,府邸是朝廷赐的,礼金布帛是朝廷给的,护卫、奴仆的月例及年节礼金不足的部分也是朝廷补上的,就连他的命也是皇上派人保护的。

也就是说,她家狄大人只负责办差,自己有多少银子和进项,他是一概不知也一概不管。

她觉得不可思议,又问秋丹,皇上总会赏赐些金元宝吧?没想到秋丹却叹气了,这一叹让上官雁心头揪紧了下,绷紧了神经仔细听着。

原来皇上一开始也会赏些银两和珠宝给狄大人,结果狄大人办差太认真,又常常换地方住,有一年灾荒,百姓流离失所,打家劫舍的事件层出不穷,狄大人在当地办案,见流民可怜,就用自己的银两买了米粮分送给流民。

不过最夸张的是搞丢,说出来大概没人会相信,狄大人只不过是搬个家,那银两就不见了,皇上一查,才知道狄大人搬家时忘了叫仆人将财物带走,饥寒交迫又无家可归的百姓见那屋子是空的,便躲进去住下了,结果就发现了遗落的银子和珠宝,对他们来说,这根本是老天爷掉下的大礼,于是那些银两便被流民们抢走,由于抢的人太多,根本无从查起。

皇上气得把狄大人狠狠教训了一顿,还说以后不赏赐东西给他了,谁知狄大人居然说好,最后逼得皇上没办法,气归气,又心疼这个臣子,便下令由秋丹接手,帮狄大人在钱庄里存下银票,每回有花用,就由秋丹负责给银子。

就拿府里那些仆人来说吧,若照狄大人自己的意思,几个仆人能用就够了,但是皇上不满意,认为堂堂的钦差大人岂可连使唤的人都不够?秋丹便依照皇上的旨意买了奴仆进门,之后狄璟晋升为二品巡抚,皇上又命他再多买些奴仆,所以现在才会有这么多仆人在府里伺候,而这既然是皇上的意思,奴仆们的月例当然也由皇上负责。

上官雁听得目瞪口呆,她家狄大人查案如神,思虑敏捷,擅长谋划,没想到如此聪明之人居然是个花用白痴!

难怪之前他给她府中事务的管理大权会给得这么爽快,他是把这烫手山芋丢给她呀,他根本不想碰银子,那些值钱的玉器、名画都是皇上赏下来的,只能好好供着,还不能拿去兑银子呢!

只能看不能吃的宝物有什么用?

上官雁气笑了,等狄璟从巡抚衙门回来时,她指着他质问,他居然很爽快的承认了,而且还深情款款地对她说了一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