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

幸而在临行之前,楚源尚想起一事,“你这一去,贵妃该由谁来照顾?”

“陛下不必忧心,贵妃娘娘若有早中晚一碗参汤灌下去,便可保得生机不坏。微臣也会尽力将那人找寻带来,解除娘娘生死之危。”杨涟说道,情知此时容不得片刻耽搁,匆忙告退下去。

更漏已深,蜡炬将残,众人见皇帝专心致志的在床畔守着,也不说歇息,心里反倒过意不去,正要劝他,楚源却道:“你们都下去吧,此处有朕看着就好。”

宫人们意态踌躇,见皇帝身形纹风不动,似乎不打算离去,想着她们在这里反而多有不便,因各自屈身行礼,“奴婢告退。”

紫玉却不能立刻便走,她端了碗热腾腾的山参汤,准备给连乔灌服了再下去打个盹——这几日她不眠不休,实在已没精神。要说皇帝和她一样没日没夜的守着,精神倒还这样健旺,可见男子的体质到底强健些,紫玉看着不禁有些羡慕。

连乔昏迷多时,肌肉差不多僵硬,连口都不易张开,紫玉使出吃奶的劲来,那参汤也喂不下去,不由得十分气馁——往日许是有那银针刺穴的作用,倒喂得容易些,可杨涟已经离宫了。

楚源淡淡说道,“让朕来吧。”

紫玉不敢推辞,忙将汤碗递过去。

楚源伸手接过,试着舀起一勺,见果然不容易喂服,于是想了个法子,半抱起连乔腰身,一只手卡住其下颌,迫令其张嘴,再用口唇引渡之法,总算顺利的将一碗汤药喂完。

紫玉在一旁看着虽有些微臊,但更觉得这场景分外宁静美好,倘若主子知道在她病时,皇帝是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心里应该也会很高兴罢?

见皇帝似乎想与主子单独相处,紫玉知趣的端着空碗告辞,也想好好的补个眠:等主子醒来,要忙的事还有许多呢——她相信这是必然的。

众人皆散,内室里顿时变得安静许多。

楚源轻轻执起连乔一只柔荑,贴在自己微烫的面颊上,声音如在半梦半醒之间,“阿乔,你快些醒来,朕还有许多的话要同你倾诉,还有许多时光想与你共度……还有咱们的孩子,你舍得就此将他们撇下?”

他从未发觉自己的内心原来这样脆弱,这样的不能失去。有许多人曾从他的生命里经过,他都只是漠然相视,因为那些人未曾留下足够的分量。唯独眼前的这一个,却是他珍而重之的,割舍了她,就等于割舍一切。

他将头轻靠在锦榻上,几乎不敢抬起,倘若有人恰好经过,就会诧异发现,原来皇帝也有这样狼狈的时候:他几乎泣不成声。很小的时候母亲离世,他看着宫人来来往往忙碌,自己只在一旁呆站着,也不啼哭——小孩子知道什么呢?长大后回想起来,那股酸楚的感觉犹在,却再不敢让眼泪轻弹,做皇帝的人哪能胡乱哭鼻子惹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