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

智齿 隔岸观火 1826 字 2个月前

下班的时候沈延宵会来校门口接他,每天一出校门就能看到沈延宵的车等在那里,他不需要在晚高峰人最多的时候去挤沙丁鱼罐头似的地铁车厢,可以舒舒服服地回家。

时常难为他的彭裕华也不在学校了,工作上除了忙一些以外也没什么烦心事。

但是……

但是在魏黎心底若隐若现的不安,最终还是应验了。

大约从三四天前开始,学校里开始传起关于他的流言。

——魏黎每天都沈家小少爷的车下班,他们之间有不可告人的关系。

——魏黎这样的条件怎么可能住得起空中华园的房子?

——魏老师和沈延宵很熟,是不是他看彭老师不顺眼所以故意把人搞走的?

——高三都过了小半了我们班却忽然换了语文老师,都是他的错。

——为人师表还做这样的事,真是龌龊!

老师之间,学生之间,魏黎都好几次意外听到他们在谈论自己,心情越发低沉。

他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因为他住在自己住不起的房子里、坐着沈延宵的车上下班、以及沈延宵为他出手赶走彭裕华的事,这些都是事实。

而谈论着他的人,只会在意事实,无所谓其中的原因。

人想要发散恶意的时候,就是会这样。就好比仇富的人不会在意富人是怎么一步步发家、跨越无数的挫折和磨难才把自己的产业做起来的,他们只会看到“这个人很富有”的事实。

解释是无用的。

事实上,只要魏黎有编制在,无论别人怎么谈论他都是无所谓的,因为他并没有做任何违反师德的事,自然也不会有人来惩治他。

但,他并不是那样洒脱的人。身处在这样的境况之中,魏黎觉得很难受,也很无力。

彭裕华走了,他的生活也并没有变好,依然有什么东西在不断地压迫他、侵蚀他,攥住他的喉咙,让他感到无比的窒息。

魏黎不由地开始质疑自己:我做的选择真的对吗?

按照父母的期望读了师范专业,读了研,成为老师,为了稳定的编制而进入这所学校,真的对吗?

这六年来,他到底获得了什么呢?

社会将教师视为伟大而高尚的职业,因为老师教书育人,为学生的未来牺牲奉献了太多。

这样的论调从他进入师范专业起就充斥在耳边,仿佛只要走上了这条路,他就只能奉献,而不能想获得。

热血是曾经有过的,但是如今已经渐渐地凉了下来。

周六下午的自习结束了。今天和以往不太一样,上讲台来问他问题的学生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