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

却绿 这碗粥 1099 字 1个月前

她笑了,“叶径,我发现你不是只会嗯哦嗯哦,还会说长句子。”

他冷淡看着她,“少说话,多做事。”

她走近他,“我能帮你做什么?”

“过来,上色。”

叶翘绿看着他的草图,“你不用电脑画吗?”

“推敲方案,手更灵活。”叶径把彩色的马克笔递给她。

她开心地接过。

“对了,叶径。”叶翘绿上完色,“我高一的时候,去听过一个讲座。老师说,模型也是推敲方案的手段。”

“我哪有这闲功夫。”而且,他不喜欢做模型,粘一手。

“我帮你呀。”她跃跃欲试。

叶径随意抽了一张自己以前的打印方案,“你没什么事了,自己去玩。”那语气就跟哄小朋友一样。

她扁嘴,委屈地抓着那张纸去了角落。

叶翘绿真的堆了个纸片模型。

她拿了叶径的几版方案,再自己制作了两个模型。

叶径见状,说道:“那个是老师的方案。报建通过了。你多看看,把握一下主观和客观的平衡。”

建筑学的大部分学生,在学生时代,对自己作品都很有自豪感。老师在初期不会过多去限制学生们的创作,任凭学生们自由发挥。

而一旦落到实际的项目,就有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定。

除却国家规范的条文,还有甲方的意见、城市的政策,甚至,在与结构、水电暖其他专业的沟通中,都要做出让步。

当作品掺杂了外在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失落。

而叶径让叶翘绿早早就体验到了这种落差感。

建筑设计,不仅要好看,还要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