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

憨包子与小丫头 艾米 948 字 1个月前

1 、陪吃

我从出生起,就很注意养生,信奉“少吃多餐”的原则,一天要吃七、八餐。除此之外,我也讲究“细嚼慢咽”,所以一顿奶要吃上几十分钟。如果每餐以二十五分钟计算,我一天花在吃奶上的时间就有三个多小时。

说我老妈“陪吃”,还不如说是“赔吃”,因为我是吃前不记帐,吃后不买单的。以前形容一个人吃白食,不付钱,就说他“吃完了,嘴一抹就走了”。我比那些吃白食的人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吃完了,连嘴都懒得抹,等我的三陪女郎帮我抹嘴。

如果她忘了给我抹嘴呢,我也不在乎,也不提醒他们,就让嘴角的奶汁白乎乎地挂在那里,我妈见了,先是大笑,继而羞,继而惭,继而乖乖地给我抹掉了。

我妈每日最主要的功课就是为我筹备这八顿大餐。刚开始时,她一天要吃四顿,除了日常三顿之外,晚上她还要吃一顿,不然就饿得慌。现在她已经回归自然,每天只吃三顿了。

早上她爱吃点汤汤水水的东西,象什么蘑菇鸡汤米粉啊,鲜藕排骨面啊,黄豆猪蹄汤啊,捞糟汤圆啊,等等。她吃捞糟汤圆的时候,本来爱配着油条吃的,但她听说油条里面有明矾,怕对我不好,她就不吃了。有时她吃厌了那些汤啊面的,她就吃小笼包子,稀饭馒头,炕饺蒸饺等等。总之,只要她想得到的,家里人都会飞飞地跑去弄来她吃。

中午和下午她的主食是米饭,下饭的菜五花八门,但我妈喜欢吃的很多菜都被排除了,因为那些菜不利健康,比如腊ròu、腊鱼、腊肠、 ban 、泡菜等,早已被很多文章宣布为致癌食品。又比如椒盐排骨、水煮牛ròu、回锅ròu等,不放辣椒不好吃,放了辣椒对我又不好,所以我妈只好忍痛割爱。

我太奶奶说,以前看一个做媳妇的在婆家受不受宠,就是看她生了孩子之后,在月子里吃多少只鸡,吃得越多,越说明婆家宠她。于是我爷爷奶奶就猛宠我妈,每天做一只鸡她吃,说要在月子里吃满三十只鸡。

不知是吃到第几只了,我妈奋起反抗了,她对我爸说:“快去告诉那几个‘憨包子’加‘土包子’,叫他们不要‘做鸡’了。现在已经是 2006 年了,谁还把吃鸡当个大营养?我已经吃腻了,吃出鸡屎味来了,再吃我就要造反了 —- ”

爷爷奶奶不“做鸡”了,就绞尽脑汁做别的有营养的东西来代替,但也离不了汤汤水水,因为汤汤水水下奶,每天产那么多奶,那不都是水做成的吗?没水怎么行?所以我家每天都在煲汤水。

不知道是因为遗传还是因为这些汤汤水水的功劳,反正我妈的饭锅子总是装得满满的。刚开始的时候,我妈把吃不完的奶挤出来,存在冰箱上面的冷冻室里。听说人奶存放的时间可以用三个五来表示:室温下五分钟,冷藏室里五小时,冷冻箱里五星期 ( 也有说五个月的 ) 。

我妈存了几天奶,就懒得再存了,因为这样存下去,冷冻室里就会堆满了,就算存五个月都不会坏,难道五个月后她的奶就没有了?就得吃冷冻奶了?况且冷冻室里绝对装不了五个月里挤出的奶,最终都得丢掉。

我妈相信她到了五个月仍然会有很多奶,因为我的两个奶奶哺ru期间都是奶源十分充足的。我妈吃奶吃到一岁左右,我爸更厉害,据奶奶回忆,至少吃到一岁半左右,我爸那时已经会走路了,用我太奶奶的话说,就是“到处跑跑地玩”,跑累了,跑饿了,又一头扎到奶奶怀里,掀开奶奶的衣襟找奶吃。

我太奶奶那时经常唱一首儿歌来打趣我爸:

“三岁的儿,穿红‘孩’ ( 鞋 ) ,

摇摇摆摆上学来,

老师老师你莫打我,

我回去吃点‘妈妈儿’ ( 奶 ) 来”

我妈发誓不让我吃那么久的奶,免得以后让人笑话。但在我满一岁之前,她还是要让我吃够吃足的。我肚子饿了,只需张嘴一哭,我爸就叫:“ stripper , stripper ,快来啊,憨包子等不及了。”

我妈听到了,就赶快跑过来,先把外面宽宽大大的睡衣 strip 了,在我身边躺下,然后把里面的 tank 向上一拉,两个涨鼓鼓的饭锅子就像小兔子一样蹦了出来。有时两个小兔子太调皮,刚一弹出来,就向外喷白花花的奶水,我躲闪不及,喷得满脸白麻子。

我妈很开心,对我爸说:“哈哈,你小时候被你妈妈喷一脸奶水的时候,肯定就是这个狼狈像,快拿相机来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