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憨包子与小丫头 艾米 931 字 1个月前

艾米一听到那家打孩子,就惊惊慌慌地扑到奶奶怀里,隔壁打一下,艾米的眼睛就惊恐地眨巴一下,胆怯地说:“奶奶,艾米不调皮,艾米不惹爸爸妈妈生气,你叫他们不要打艾米。”

奶奶听了,心痛万分,对艾米说:“你爸爸妈妈打你了?你告诉奶奶,让奶奶去为你出气。”

爸爸妈妈听说了,很难受,问:“艾米,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弹过你一指甲?怎么害怕成这个样子呢?”

艾米畏畏缩缩地指指隔壁说:“艾米怕—-他们打—”

妈妈抱住艾米,安慰说:“别人家的爸爸妈妈不敢打艾米的,他们要敢打艾米,妈妈跟他们拼命—-”。

奶奶对爸爸妈妈说:“那家打孩子也太狠了点,你们也不去劝劝。”

爸爸说:“别人的家务事,我们怎么好去过问?我这个人是最不主张干涉别人的活法的—-”

奶奶生气地说:“你不干涉别人的活法,打出人命来了,成了‘死法’了,你干涉不干涉?你不干涉,我是要干涉的。”

妈妈也是不愿干涉别人的活法的,总是说live and let live。但见到连艾米都吓成这样,挨打的孩子吓成什么样就可想而知了,也觉得不劝劝不行了。

下次那家再打孩子的时候,妈妈和奶奶就冲过去干涉别人的“死法”了,爸爸一见,也抱着艾米跟了过去。

几个人把那孩子藏在身后,叫他父母别打了,有话好好说。结果还没劝几句,就被那家两口子好一顿训,说早就看不来你们教育小孩的方式了,把个孩子象供祖宗一样地供着,告诉你们,棍棒底下出好人,不打不成才,娇儿不孝,娇狗爬上灶。我跟你量死了,你们那孩子长大了肯定不孝顺你们。

奶奶说:“你打打屁股上ròu多的地方,吓唬吓唬他就行了,你连皮带都用上了,把孩子背上抽得一道道的,你这是朝死里打呀?”

那家的妻子说:“奶奶,我看在你年纪大的份上,不好说你,但是我劝你还是把自己的事管好了再来指教我们吧。”

艾米年纪小,但她知道爸爸妈妈奶奶是在为她挨别人训,她想,我长大了一定要孝顺我的爸爸妈妈奶奶,证明他们不打我是对的。

(10)

艾米家没什么家俱,但有很多书柜,柜子里有很多小说,古今中外的都有一些。艾米专爱看那些超过她年龄的书,同龄的孩子还在看童话的时候,她却爱上了章回小说。她很小的时候就看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红楼梦》,《聊斋》,《镜花缘》,《金瓶梅》,等等。

但艾米看书很马虎,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不认识的字乱读,不懂的词乱猜。那些打打杀杀、勾心斗角的描写,她都是一带而过。一看到两边摆下阵势,要开打了,艾米就率先鸣金收兵,翻到下一页去了。

艾米看了这些个章回小说,就东鳞西爪地学了一些词语,很爱到处用。跟父母说话,一口的章回小说腔调,动辄“娘子青春几何”,“小生这厢有礼了”。写作文的时候,也乱用一气,经常冒出“有诗为证”,“且按下不表”,“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类的东西来。语文老师看了,哭笑不得。

艾米写了作文,总要unt一下用了多少个四字成语,用得多,就觉得自己了不起,用得不多,就千方百计地塞几个进去。因为一知半解,闹下不少笑话。

话说一日要写《记一次运动会》,艾米就写到:“同学们到了cao场,就脱衣解带—-”。语文老师在“脱衣解带”下划了横线,说“这个词不能用在这里”。

艾米很不开心,拿回去要父母主持公道。父母看了,哈哈大笑,说老师说得对。艾米仍然坚持说:“同学们是脱了衣服赛跑的嘛,他们能脱,为什么我不能写呢?”

至于什么“艾米从小受到父母宠幸”,“一番云雨之后,糙地更加葱绿”之类的笑话,更是“枚不胜举”了。

(11)

艾米的奶奶说:“看了《西游》打哈哈,看了《三国》奸心大,看了《聊斋》做鬼梦,看了《封神》说神话。”

奶奶没说看了《水浒》怎么样,但艾米特别喜欢《水浒》,她那时读作“水许”,被爸爸纠正过了,也不愿改,搞得一家人都读作“水许”。爸爸说有时给学生讲课时都说成“水许”了,学生笑翻了,他还不明白人家在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