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同林鸟 艾米 1038 字 1个月前

又过了几天,蓝老师也打来一个电话,请他跟小冰过去吃饭,顺便谈谈他出国的事。

晚上他跟小冰去了蓝老师那里,蓝老师告诉他,说是个博士后的工作,年薪不高,四万左右,可能工作比较辛苦,比较枯燥,但是可以先出去干着再说,等以后有了机会慢慢换更好的工作。

他一听年薪“四万左右”,已经是觉得难以置信了,四万哪 ! 美元啊 ! 那就是三十多万人民币了, 蓝老师居然还说“年薪不高” ! 那还要多高才算高?他表态说:“工作辛苦我不怕,枯燥我也不怕,我这个人很抗辛苦,抗枯燥,就是不知道能不能 --- 带家属?”

“应该是没问题的,这个工作是 h1 签证,听说家属可以办 h4 签证 --- ”

他对签证的问题搞不太懂,就问蓝老师:“我一个朋友帮我联系的一个工作是 j1 签证,这两个签证 --- 哪个更容易把家属办出去?”

“我也不太清楚,应该两种都没问题吧?”

他全盘相信蓝老师的分析,她是出过国的人,知道那边的情况,他很干脆地说:“您说没问题,那就肯定没问题,我听您的。”

蓝老师很慈爱地微笑着说:“你现在不是学生了,用不着什么都听老师的了。”

小冰问:“蓝老师,您什么时候出国?我看 vivi 英语学得挺好的,不出去有点亏了 --- ”

“我们也快了 --- ”

艾米:同林鸟(46) 2007-05-07 07:02:13

小冰关心地问蓝老师:“那您准备到哪里去?”

“我现在是脚踏两只船,美国那边也在办,加拿大那边也在办。美国那边我是办的亲属移民,是我弟弟给我办的,但是兄弟姐妹之间的亲属移民大概是最慢的了,我已经办了上十年了,还没最后搞好。前两年因为等美国这边等得不耐烦了,我就办了加拿大那边的移民,已经差不多了 --- ”

“那你到底去那边呢?”

“现在还在衡量两边的利弊,哪里好就去哪里 --- ”

“那您出国了还是做教授吧?”

蓝老师笑着说:“那怕就没有这么好的差事了吧?不过我是人老心不老,即便需要再从头读书,我也不怕 --- ”

谭维说:“怎么 --- 人人都想出国去呢?象您在国内已经干得 --- 这么好了 --- ”

“主要是为孩子着想, vivi 是个女孩,现在中国女性地位这么低,而且有越来越低的趋势,像我们 c 大就有规定,女教授如果不是博导的, 50 岁就得退休,而男教授可以工作到 60 岁,这是什么道理?完全是男女不平等嘛。连高校都成了这样,你想想其它单位会多么糟糕?社会上下岗的女工不知道有多少 --- ”

“那 --- 美国加拿大那边就没这些事了?”

“至少是不敢公开制定这样的政策,不然可以告他们的,在中国你去告谁?还有年龄歧视,现在很多单位三十五岁以上的就不要了,可怕得很 --- ”

小冰说:“不过象您这样在大学教书,又是博导,应该没这些问题 --- ”

“我个人暂时是没这些问题,但这是一个社会症结,遭殃的是整个女性。我可不想我女儿被当成二等公民,因为性别受到不公正待遇。再说,加拿大的社会福利制度比较好,如果我当时是在加拿大,我就不会因为我丈夫生病受那么多苦,我也不会听那么多闲话 --- 。哎,不说这些了,起码孩子在国外读书要轻松很多 --- 你们也赶快出去吧 --- 到了那里 --- 多生几个孩子 --- 把你们的优良基因传下去 --- ”

谭维和小冰从蓝老师那里出来后,一路上都在谈论出国的事,一下有了两个出国的机会可供选择,他们两个真象是叫花子撞进了果子铺一样 --- 看花了眼,不知道吃那个好了。

小冰说:“博士后好,博士后好,又好听,钱又多,四万年薪啊,一个月就有几万人民币,给我爸妈寄一些,给你爸妈寄一些,还剩那么多 --- 我们怎么用得完?”

既然小冰说做博士后好,他只好去退谢怡红那边的信。

谢怡红教训他说:“你不能光看绝对数字,还要看是在哪个州,各个地区消费水平不同的嘛, f 州的四万,比我们 g 州的两万多不了多少。但 j 签证保险一些,家属肯定能签到证,而且可以在美国工作。如果你去签那个什么 h ,万一小冰签不出来怎么办?”

他觉得谢怡红的分析有道理,对他来说,钱多钱少还在其次,关键是要小冰能签出去。他把谢怡红的分析告诉了蓝老师,表示想去做 j1 ,但蓝老师说:“ j 签证有个服务期的要求的,如果你要换别的工作,或者转别的签证,你得回国服务两年才行,那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