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页

至死不渝 艾米 966 字 1个月前

她知道“洞洞拐”那边的风俗,办婚礼都是男女双方的家里都参与的,男方在男方那边请客,女方在女方这边请客,男方办娶媳妇的酒席,女方就办嫁姑娘的酒席,等到男方过来接新媳妇的时候,就把女方这边的客人全都接过去,一起庆祝。

但她没想到像她这样在外地的也要回家办婚礼,还以为可以混过去呢。她父母说在外地的也要办的,不办就等于没嫁姑娘,把女儿白白送人了。如果不能跟男方家同时办,那就分开办,但总得办一个。她父母说婚礼的事不要他们cao一分心,出一分钱,只要他们两个人回去一趟就行。

她妈妈最着急,每天都打电话过来催她,说再不办的话,她的肚子就会现形了,别人就知道她在婚礼前跟男朋友做过什么了。这在“洞洞拐”那边是很被人瞧不起的,主要是瞧不起那女孩,因为男人慌忙火急想干那事,没人觉得奇怪,男人嘛,就是属畜牲的,不想干那事就不叫男人了。但一个女孩把持不住自己,人们就瞧不起了,连她父母都要跟着挨骂,家教不严,养了这么贱的女儿。

她也知道“洞洞拐”那边的人对没办婚礼就怀孕的女孩是很刻毒的,他们对这种女孩有个很恶心的说法:“如果你的 x 那么痒,不会找个拴牛的木桩子磨磨?”

那时她不是很懂这话,现在当然懂了,但她觉得特委屈,她根本不是什么“把持不住”的问题,但她也不知道自己那是个什么问题,反正是她自己提出来那样做的,怪不得别人。

她跟卓越商量,生怕他会因为太忙而不肯去“洞洞拐”,哪知他非常慡快:“没问题,我可以把要写的东西都带着,在火车上办公 --- ”

他们两个抽一个周末坐父母找的便车回到了“洞洞拐”,她父母已经把什么都安排好了,对客人们说的理由是她快出国了,所以加急把婚事办了。

她还有点惴惴不安,怕别人以后发现她并没出国而笑话她,但卓越不在乎:“乡下人都把出国当很大一回事的,说你要出国,他们肯定景仰死了。到时候你在外地,他们怎么知道你出没出国?你下次回来的时候,就说是刚从国外回来的,他们知道个鬼。”

“刚从国外回来就抱了个孩子在手里了?”

“革命生产两不误嘛。那你说怎么办?你父母已经对别人这样说了,难道你还能出去劈谣?”

那倒也是,既然父母已经这样说了,那只好硬着头皮“出国”了。

来客们听说卓越是大学教授,石燕是校长助理,而且要出国了,一个个都羡慕得要命,有孩子的就教育孩子要像卓叔叔和石阿姨学习;没孩子的就恨不得跟他们换个位置;孩子大了,不能像卓叔叔石阿姨学习的,就责怪自己生错了时代。总之,他们两个很风光,到后来连她自己都觉得卓越是大学教授,自己是校长助理,而且快出国了。

回到 d 市后,卓越提议说:“那我也把这事告诉我妈吧,不过你别指望她会像你父母一样为我们办婚礼,她不搞这些的。我们也别说有孩子的事,免得听她上政治课 --- ”

她见他这样说他妈,觉得很好笑,问:“你妈爱给人上政治课?”

“马列主义老太太,正统得很 --- ”

“那她给不给你上政治课?”

“怎么不给我上?给我上得最多了。以前我没你做饭的时候,每个星期都跑回家去吃饭,只好听她上政治课,都听习惯了,只当是个母和尚在念经的 --- ”

艾米:至死不渝(57) 2007-12-19 04:37:02

石燕为“母和尚”几个字格格笑了一通,便担心地问,“她很会做饭哪?”

“谁?我妈?她才不会做饭呢,她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根本没时间管家事。我们家都是请保姆的,连文革的时候都不例外。那时不让雇人了,我爸就把乡下的亲戚找了一个来,帮我们家做饭,不给工钱,就不算雇人,但是我们养她全家 --- ”

她松了口气,婆婆不会做饭就好,她就少一个缺点了,说不定到时候还可以露一手,博得婆婆欢心,因为婆婆是一点也不会做饭,她至少还会一点,就怕那个保姆是个做饭高手,那就把她比下去了。她好奇地问:“那你每次回去 --- 都是去吃保姆的?”

“不是去吃保姆,是去吃保姆做的饭菜 --- ”

“我就是那个意思。你家保姆是 --- 个什么人?”

“中国人,女人,不过你别瞎想,她已经一把年纪了,丑得很,不值得你吃醋 --- ,我知道你们女人是把所有的母动物都当情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