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能写出这样一本史书,代表他和父亲都不会留下遗憾了。

如果陛下再给他一次机会,他或许还是会选择走幕中女子所提到的那条路。

然而他心中却也更多地认识到了以往不曾认识过的陛下,或许李陵的悲剧不会再发生,他的悲剧也不会再发生了。

【因为同样的原因,咱们的这一专题的内容也差不多该结束了,下期将以直播的形式给大家带来本专题最后一位人物,陆游。】

【我们从屈原,一个爱国主义诗人开始,那么我们也从一位爱国主义诗人结束。】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陆游还沉浸在司马迁的世界中,突然就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还有幕中女子说什么,最后一位人物了?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先预告一下,我相信,一说到陆游,大家脑子里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那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与陆游处于同时代的辛弃疾也是十分的惊讶。

没想到这就结束了,而且下一个还是说陆游。

说起陆游,这两句诗的意思辛弃疾一下就懂了。

他的手紧紧握着,他一定要让陆游实现自己的理想。

但不是让他的儿孙告诉他,而是让他亲眼见到那“王师北定中原日”!

【陆游本来呢,是个名门望族,但是他出生在北宋灭亡之际,刚一生下来就是国家动荡之时,其实很多时候童年所经历的事情会给人的一生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所以他之后成长为南宋时期坚定的主战派,与辛弃疾一样,那自然都是要受到排挤的。】

听到此处,陆游有些恍惚。

他听闻近来宋军势头很猛,其实他也曾想上战场厮杀,可他如今五十多岁,已经有心无力。

如今他可以回到朝堂去了,可是他又想起自己被罢官时的场景,一时并不知该怎么做。

【但是他的仕途不顺起初并非只是因为他主张抗金。进士考试,明明考了第一,却没能通过礼部的考试,原因只因为秦桧的孙子名次不如他,试想,你去参加考研或者是什么招聘考试,明明笔试得了第一,原以为胜券在握,却在正常复试后没能被录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众人都下意识地看向了杜甫。

虽说杜甫并没有得到第一,但众人就自然而然地就觉得他和陆遥是一样的。

他是有才华的,陆游想来也是。

但众人其实也都清楚,有没有才华有时候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甚至是某个时刻,不过是一个筹码罢了。

倒是杜甫不大在意,一开始他确实心怀芥蒂,可既是没经历过的事他确也不必想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