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想,收回失地很重要,但是改变现状也很重要。

这些天他看得分明,一个朝代的兴衰都是能从百姓的生活里看得出来的。

百姓中出乱子了,若是不解决,乱子只会越来越大,直至某天无法镇压。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一开始看着好像就那么一小戳人蠢蠢欲动,但是在很多时候,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带头的人,前面有人冲了,他们就不觉得可怕了,于是各地纷纷起义,有些可能根本没什么实力,可能拖家带口的就去了,但是架不住他们人多啊。】

【一开始胡亥听闻谋反之事,还只是有些生气,便让人去处理,得到的反馈自然是,“都是些小贼而已,陛下您英明神武,那些人害怕您,三两下就缴械投降了。”这样的话,秦二世自然乐意听,然而等他都知道真相的时候,秦国已经成为一个筛子了。】

奸臣误国!

奸臣误国啊!

所有的人都忍不住地去想。

似乎每一个亡国之君或是惹了大祸的君主身边都有这么一些奸佞小人,楚怀王身边的靳尚,秦始皇、胡亥身边的赵高,唐玄宗身边的李林甫、杨国忠,还有宋徽宗身边的北宋六贼。

这实在是太令人心惊了!

【因为反的人太多,后来秦国的军队根本就不够用,就有人提议让胡亥放了那些在服役的人,让他们参与战斗,e……】

【咱们往戏剧性的方向去想哈,之前谋反的那些人,他们是什么人呢?是许许多多的底层官吏和百姓,而这些官吏不用服役,但是这些百姓要啊,结果就逼得不得不反,反了肯定不可避免地就要打仗,战场上“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那些服役的人一看,现在反的人那么多,而自己饭都吃不饱,还不如一起反了,说不定还能抢口饭吃呢。】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让这些人去打仗,真是想得出来。

幕中女子说是戏剧性的,但是真的戏剧吗?只怕是不尽然吧。

那些人有许多都是六国旧人,而那些是什么人,不还是六国旧人吗?

虽然不全都如此,但也差不多了。

让他们在刚灭国就自相残杀,怎么可能呢?

嬴政捏了捏眉心,简直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他为何要把那些个六国旧人发配到边关、发配到偏远险峻的地区、发配去干苦力?

唉,无此子矣。

【眼看着纸包不住火了,感觉天下已经快要大乱了,赵高这个权力还没玩够呢,他不想胡亥去听那些大臣们的意见,大概也是不想胡亥把错归结到自己身上,于是他就跟胡亥提建议,说你这天天上朝和那么多大臣商议事情,太不神秘了,显得一点也不厉害,有了错误也不能及时更改,咱们不如神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