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也有些惊讶于事情的走向,他知道那事情一定是真的, 那是自己能够做得出来的事情。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自己怎么就没有求证一下呢?

他就这么不信自己的父皇吗,还是说自己太信任父皇了,以至于父皇让自己去死自己毫不犹豫地就去死了。

不知为何,看到父皇生气的样子,他也有些心疼起来。

他和父皇并不怎么亲近,但是他觉得父皇的教育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

他的父皇在外面有更多的大事要做,自己在后面怎么能拖他的后腿呢?

是儿臣无用了。

这时候他也不敢说出声来,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认错。

【所以其实秦始皇的残暴在那个时候可能真是洗不白,至少他给当时人的印象就是如此,哪怕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事出有因,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他的那些做法的。】

许多人这时候竟有些可怜秦始皇了。

能让自己的儿子这样误解自己,难道还不值得被可怜吗?

真是太可怜了。

【扶苏用自己的死表达了自己对自己父亲的忠诚,也表达了自己对秦帝国的失望,如果不是失望他应该不会放弃,而自己的弟弟是什么样的人,或许他也应该知道,他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也放弃了整个秦国。】

什么?

众人有些吃惊,还能有这样的说法?

许多人将自己代入到那样的一种情况下,好像也说得通。

聪明如扶苏公子,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处境?

不管他回不回咸阳,或许都是死路一条,回来做什么回来被折辱而死吗?

又或者他可以起兵造反,可是深谙儒家之道的他怎么会主动地去挑起战争呢?

【在我看来他的死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思想的腐朽,不知变通,还有他认为自己已经无力回天的绝望。但是蒙恬就想得比较简单,他就像大多数的武将,只要不符合他们想法的,他们就会要去搞清楚,死也要死得明明白白,但是他们也最忠诚,如果秦始皇站在他的面前给他死罪,他应该也不会反抗。】

【送命令的使者拿他也没办法,于是在扶苏死后,蒙恬就被押回,但是最后还是死在了阳周这个地方,而蒙毅同样也被陷害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