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时候“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一看就是大国之相。】

【但是“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嬴政太小了,只能把一切事务都交给大臣们来办,然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自己肯定也学到很多,再者他在赵国的时候见识也不算少,一代帝王正在疯狂地成长。】

许多诸侯国的人心里真的是别提多难受了。

这么多的人才,那样的帝王。

更为重要的是,秦国的夫人们都是他们这些诸侯国的人。

而他们那些有名的大将也有很多是从他们这些诸侯国过去的,偏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还对秦国以及秦国的政策嗤之以鼻。

真是可笑至极。

【然而咱们看着形势大好,那是因为咱们有上帝视角,知道李斯牛逼,吕不韦想并天下不是梦,天下确实有许多的人才涌向了秦国,但是事实上,那个时候的秦国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太平,从嬴政即位以来,乱子就没停过,看《秦始皇本纪》,“晋阳反”、“王龁死”、“岁大饥”、蝗虫来、“天下疫”、“冬雷”、多见彗星、夏太后死、长安君反……各种灾难仿佛都在这一段时间席卷了整个秦朝,看起来危矣。】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想起那段岁月,许多人还心有余悸。

他们如今作为始皇帝的大臣,出门在外自然是风光无限。

但是谁知道他们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呢?

没有人能知道。

更别提是陛下了。

他们越发觉得陛下十分伟大。

自从回到秦国,陛下遭受了多少困难和怀疑,他们这些人是最清楚的。

所有人都自愧不如,所以这天下,合该就是陛下的。

【可是不管是咱们看起来的形势大好,还是当时的人看起来的秦国危矣, 这都没有阻止秦国前进的步伐,秦始皇不可能总是一个小孩子,他始终要长大,而他长大就意味着权力很快就要落到他的手中了,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的表现一定也是可圈可点的,要不然不可能在该拿到权力的时候顺利地拿到手。】

那个时候想给陛下使绊子的人不少。

但是陛下有能力,而且这天下本就该是他的,也没人能抢得去。

许多人越发庆幸自己当初押对了宝。

当然有押对的就有押错的,押错的自然也就悔不当初了。

【而吕不韦也是个明白人,早在秦王成长的过程当中,他就已经看到了秦王的能力,他知道这个人长大了并不是自己能够拿捏的,但是这个时候他已经做了胡涂事,什么胡涂事呢?就是他与赵姬的旧情复燃,原来早在嬴楚离世之后,这两个人就再次勾搭上了,我们很难说吕不韦是个什么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