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之意是说例子太多了吗?”

如今敢于提出质疑的除却那些几乎完全不懂的就是这群学子了。

毕竟稍微有点学识的都不想问出什么问题而后又被打脸。

但这学子的话,众人心里也是认同的,杜牧就爱写得多,先时是描写,如今又是举例,一定是这样的吧。

【然后杜牧就得出了一句感叹,“女子固不定,士林亦难期。”女子的命运不一定,士大夫也同样如此,写到此处他又举男子的例子。】

【这里是沈其光主要抨击的地方,杜牧写周朝的吕望,春秋时期的管仲,战国时期的孔孟、范雎,秦朝李斯,汉朝周勃、申屠嘉、金日磾、苏武、邓通等人,例子举了一大堆,所占的笔墨确实是有点多的。】

【“苏武却生返,邓通终死饥。”这是他的例子中的最后两个人,其实从这两句中,我们就知道他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内容了,苏武牧羊,在匈奴待了十多年,最终顺利地回到了汉朝,我相信当时的那种情况下,只怕是他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还能够再回到汉朝,更别提其他的人了,所以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那是真的没有人能够预料的。】

【而邓通,是汉文帝的宠臣,一开始靠着汉文帝富甲天下,却在汉景帝时失势,最后落魄而死。】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辛弃疾也是很细纲用典故的。

他觉得虽然杜牧的诗不算简洁,但典故却是用得挺到位的。

这里的杜牧并没有像之前那般提出很新奇的想法,是符合历史真相的。

辛弃疾觉得杜牧并不是不清楚历史,而是用他自己的方式在表达他自己的感情。

【像他前面写的什么“无国要孟子,有人毁仲尼。”什么“秦国逐客令,柄归丞相斯。”这些不都是讲的同一个道理吗?或许杜牧这里有点掉书袋的感觉,或者是说水字数,感觉像是为了把这首诗写长。】

还真有那样的感觉。

众人猜对了,心中一喜,觉得自己的学识修养又高了一个层次。

【举完例子后,他惯常总结,“主张既难测,翻覆亦其宜。”人生确实是万事难料,反反复复也算是能各得其宜,接下来他发出灵魂七问。】

【“地尽有何物?天外复何之?”这里感觉是在学《天问》了,地的尽头是什么,天的外面又是什么?“指何为而捉?足何为而驰?”手指为何可以抓东西,脚又为何可以奔跑,“耳何为而听?目何为而窥?”耳朵为何可以听,眼睛又为何可以看?】

这看得众人一怔,他为何突然又开始问这个了?

尤其是许多百姓根本不懂。

他们平常只顾着自己的生活,哪里得空去想这些啊?

知道了又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