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门前真有五棵柳树吗?这不见得,这里显然是以陶渊明自比,而把裴迪比作了楚狂人,不得不说这里找的对象是很妙的啊,不愿意入仕途的楚狂,内心纠结的陶渊明,那不正是能表达王维此时心境的两个人吗?】

【从这首诗可以看得出来两人的志趣相投,性子也很合,难怪能成为这样的好友。】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王维确实和裴迪关系很好。

他也觉得自己和裴迪很谈得来。

想到这里,王维就忍不住想给对方写一封信。

【类似这样的悠闲的诗还有好多,比如《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和《登裴秀才迪小台》,虽然具体的内容不大相同,但是都是讲在终南山隐居的悠闲的生活的,辋川也是在终南山。】

【讲都讲了,我们再看一首后期的《酌酒与裴迪》,这首诗也是比较有名的,它是一首拗体诗,其实我不太懂,所以本来不是很想说,但是大家还是可以了解一下,因为律诗和绝句是属于新体诗,新体诗的很大一个特征就是要押韵、讲平仄,其中是有固定规则的,但是拗体诗就是打破了这个规则,又不完全打破,把本来平声的地方用仄声,本来仄声的地方用平声,听起来还蛮有意思的啊,其中写这种拗体诗最好的就是杜甫,这更加能说明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了。大家有兴趣自己下去了解哈,我们来看看这首诗。】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许多唐朝文人都不太放在心上,这对他们来说实在太简单了。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给你斟杯酒,请你自己宽慰一下自己吧,这人间的人情往来本来就是这么反复无常的。】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相知到老了可能还得按剑提防,而那些率先富贵起来的人却笑话弹冠者,“弹冠”典故出自《汉书·王吉传》,“王阳在位,贡公弹冠。”在汉代,有两个人是好朋友,王吉与贡禹。这个王吉有一天被封官了,贡禹就把自己的官帽拿出来掸去灰尘,因为他知道“茍富贵不相忘”,自己的好友做官肯定会拉自己一把,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他就真的做了官。】

【但是现在那些先发达起来的人不仅不帮忙还嘲笑朋友弹冠的行为,这事情不一定是完全复刻,不过类似的事肯定是会有的。】

说起这个,许多人都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朋友变仇人的,这世间还少吗?

人确实是不能全信的,哪怕是再好的好友。

关键时候能拉一把固然是好,而更多的是不落井下石就已经让人庆幸了。

但众人都觉得若是自己先发达定然不会吝啬拉好友一把的。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草色青青都被细雨打湿了,花枝缓慢生长春风却依旧有些寒冷。万事万物都像他们一样在朝前发展着,人们并不能轻易地去改变什么,“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世事如浮云,有什么可在意的呢?不如高卧山林多加碗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