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来改去,对比之下,自己改的比之原作不知差了多少。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在关口遇到侦察兵,告诉我都护大人正在燕然前线。】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指的地方不一定准确,像长河,我们理解为黄河可能不对,这里是有争议的,而王维出使安西也是不用经过萧关,它可能就是一个借指,就像我们之前说的用都城长安来指都城洛阳,对于文学作品很多是候可能不能有太过于精细的考究,在逻辑无法自洽的时候首先考虑其中的情感。】

众人纷纷赞同。

连史书都不能全信,更何况是这些文人们写的东西。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写诗也常这样借指,早就见怪不怪了,他们觉得幕中女子说的话就是多余的。

【但凡是到了边塞,人们的作品仿佛都会带上一点苍茫之感,像王维这作品虽然比大多数的边塞诗要含蓄一些,但还是会有那种感觉的。】

【再加上他失意来到此处,所以他的心情并不怎么好,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诗中表达的一种孤寂苍凉,其实抛开这首诗中那精妙绝伦的写景的句子,他这有点像是流水账一样的叙事诗,就是写他来到这个地方慰问将士们,然而经过了什么地方碰到了什么人,但是加上那点睛之笔,这首诗就活了,这就是故事的魅力难得之处啊!】

点睛之笔?

毋庸置疑,当是说的那两句名句了。

许多人看着有些云里雾里,他们都知道幕中女子说的是对的,可是怎么对的却难说。

明明那两句在诗中根本没起到什么作用……

白居易本来也陷入了这困惑之中,但是一想到作用,他就豁然开朗了。

对于他而言,诗歌不写现实就失去了其中最重要的东西。

但是他写的或许之于幕中女子所说的流水账一样,虽然他不太多这流水账执意,可显然不是什么好的形容。

他的诗就是少了点这能够促进人们去想象整个场景的这点睛之笔。

【那,说是来慰问,王维在这边关做了什么呢?】

【他被崔希逸辟为幕府节度判官,作为一个从小锦衣玉食的富家公子,突然来到了这样的大漠之地,不管看到什么王维应该都是新奇而震撼的,在这里他看到了匈奴来犯,写下了《陇西行》,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但是却写出了战事的紧张,我合理怀疑王维是没有去战场的,这也很好理解,他虽然是被排挤到此处的,但是也算是领导派下来的,他又是大家族王家的,又只是一个文臣,且不说他没有必要上战场,就是他想上估计崔希逸也不会同意让他上。】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打仗?

当时的王维就算有这个心也无这个力啊。